返回

司礼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六十三章 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上海县办教堂,而金尼阁则因为和苏杭织造太监孙隆关系不错,所以想到杭州开展传教事宜。

    之所以耽搁到现在才南下,主要是因为按照天主教的惯例,西方传教士在中国死后应当移葬澳门。

    但利神父生前希望自己能够葬在北京,因而郭居静和金尼阁他们通过结交的明朝官绅,希望能够说服皇帝陛下开恩,允利神父葬在北京。

    这件事,李之藻也一直在帮忙,也是他找的首辅叶向高,最终在叶向高的斡旋下,万历皇帝破例准许利玛窦葬于北京西郊的藤公栅栏,使其成为首位葬于北京的西方传教士。

    办完利玛窦的葬事后,李之藻收到了杭州老家的来信,他的父亲病逝了。

    按礼制,父母死,为官者要回家奔丧,并且守制二十七个月,是谓丁忧。除非极特别情况,朝廷离不了这人,由皇帝特旨“夺情”,否则再大的官员也要立即解职回家。

    这就使得不少官员一生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死爹娘,尤其是朝廷重臣们。

    重臣成为重臣,一路走来可是极不容易的。

    好不容易上来了,突然又下去,换谁都没法接受的。

    本朝倒是有过“夺情”先例,那就是前首辅张居正。

    可这世上又有几个张居正,又有哪个现在还敢当张居正?

    以郭居静的身份,皇帝根本不可能夺他的情,所以收到信后,便约了一直就想南下的郭、金等教士一起启程。

    船至扬州境内,天色已晚,照规矩应当停船靠岸休息,明日再走。毕竟,黑灯瞎火的行船不安全,可李之藻因为急于回乡奔丧,不愿在扬州耽搁,遂让船家冒夜开船。结果,和对面一艘同样在赶时间的货船撞在了一起。

    落水的除了李之藻自己的三个随员,西洋教士外,还有几个洋商和十多个明朝人。

    几个洋商是从福建北上到京津一带采购货物的,十多个明朝人有几个是跟着一起做买卖的,余下是这些洋商请的向导和通事。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