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原本的萝莉豆芽菜,只用大半年就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
如果用新世纪之后较为暴力的美女形容词——前撅后翘眼睛大,肤白貌美腿长直。除了前两项还有待进步,其他的方面简直完美。
海峡对面有位大才子曾给美女下过定义,大致就是高、瘦、白、秀、幼。
可以说,这位才子对美女的观点差不多符合整个儒家文化圈男性对女性的审美。
但是,相对于新世纪之后,那些散发着迷人魅力、独立自主、有着自我理想与追求的新时代女性而言,才子当年的评语还是过于片面了。
由于中、西方审美存在巨大差异的缘故,能在太平洋两岸都获得顶级评价的美女绝对是屈指可数,而奥黛丽·赫本绝对是最为知名,认同度也最高的那位。
比如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土鳖到了极点的瓶邪大师为了解释自身巨额财产的来源不明,直接杜撰了我和赫本不得不说的故事,不光大众看得津津有味,连体制内的精英都被唬了无数,这简直就是赫本在共和国影响力最贴切的注脚。
好莱坞对奥黛丽·赫本的评价更是极高,认为赫本是二十世纪唯一一位能把女皇的高贵典雅和女孩的活泼淘气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像一颗精美切割的钻石一样璀璨发光的女性。
换句新时代的网络语言来形容,就是赫本能萝莉能御姐,气质可逆天。
所谓美人在骨而不在皮,奥黛丽·赫本个子不够高,咪咪不够大,脚不够秀气,锁骨还有点突兀,和韩国流水线上下来的标准工业品差异度极大,但赫本那双小鹿一般纯净的眼眸打败了所有缺点,算是东西方唯一共同认可的二十世纪最能打动人心的女明星。
赫本最经典的造型出自1961年上映的电影《蒂凡尼的早餐》,赫本在电影里的装扮自诞生之日起就深刻影响着全球女性的着装观点,赫本那一袭小黑裙的造型也成了后人最常模仿的造型,甚至还诞生了一个专有的妆容名词——赫本妆。
纯粹
-->>(第6/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