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工业之动力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3章 空中炼狱(第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双子群礁西南80公里海域,六千米高空,四架尾翼上涂着红sè实心圆圈,中间镶嵌着金黄sè五角星的米格23战斗机,正以08马赫的速度向东北方航行着。

    若是从湛蓝的穹顶方向看去,四架米格23战斗机刚好组成了一个微微向前倾斜半扭曲的梯形编队,这种构型的四机编队就是当年抗美时北越空军常用的高、低双组四机编队,在高低双组编队中,四架飞机以一定角度错开,这样编队里的每架飞机都可以看到其他的3架飞机。

    此次越南空军增援南子岛,由于路基雷达对机群的支持极为有限,因此越南空军把整个飞行团分拆成6个高低双组四机编队,通过划分高、低空作战空域、化整为零的手段改变其无法指挥大机群作战的劣势,同时多批次的小机群也容易对共和国的空军力量形成持续打击。

    在809空战时,那两架充当诱饵的苏22战斗机是越南空军的飞行员驾驶的,而负责埋伏的四架米格23都是由苏联++的自愿飞行员驾驶,当宁雷以一敌六当场揍下来五架之后,唯一跑回去的那名苏联志愿飞行员,只是把真实情况向金兰湾驻扎苏军基地作了汇报。

    面对如此打脸的战绩,苏联老大哥当然不能在小弟面前丢了面子,事情经过苏军金兰湾基地一番加工之后,越南空军误以为南沙那场空战是在六对六的情况发生的,甚至连美国的民间飞行员都被中国zhèng fu的重金吸引。驾机参与了809空战。

    毕竟米格23战斗机面世以来真真假假的战绩也取得了不少,光经过国际社会公认的类似于f4战斗机、a4攻击机、甚至比f14战斗机入役还晚的f16战斗机,都曾经是米格23击坠数字中的一员,经过苏联解惑之后,越南空军对809空战的失利并没放在心上,当年抗美时北越空军设立陷阱,结果被美军识破将计就计导致损失惨重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若是越南空军获得了南沙809空战的真实详情,很难说还能否鼓起勇气,大规模的对南子岛守备部队进行增援。

    以f14战斗机的发shè能力来说,每次ai54空空导弹发shè之后。间隔612秒就可以进行第二次发shè。

    从双方距离160公里处罗克和孙启亮cāo作awg9雷达开始锁定目标算起。至f14战斗机双机编队两轮齐shè结束,整个过程没有超过120秒。

    对于速度接近5马赫的ai54空空导弹来说,100公里左右的距离只需要60秒左右,眼前的航道上八道笔直烟迹已经开始消散。宁雷稳稳的控制着f14战斗机的航向。使机首雷达以最佳的角度指向远方的米格23机群。

    罗克全神贯注的cāo作着awg9雷达。紧盯着眼前椭圆形的战术显示器,为ai54空空导弹做中继制导。

    虽说ai54空空导弹是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号称发shè后不管。但这个不管可不是说载机发shè完立马转圈,拍拍屁股回家,而是必须保持对打击目标的持续雷达照shè,及时向ai54传送预定打击目标的即时信息

    直到ai54自身携带的雷达导引头开机,这时候距离ai54空空导弹距离预定打击目标大约15千米左右,预定打击目标完全在空空导弹自身的雷达导引头工作范围之内,这时候发shè了空空导弹的f14战斗机才真的不用管导弹了,ai54会根据自身雷达导引头截获的数据引导弹体飞向目标。

    假如载机发shè后真的拍拍屁股走人,那么经过近百公里飞行之后,ai54空空导弹和预定打击目标之间所积累的误差是相当的大的,在导弹自带的雷达开机后,十有仈jiu是不会发现预定的打击目标,没有发现目标的空空导弹就会保持原航向直线飞行,变成一枚大号的火箭弹直至shè程尽处然后自毁。

    至于半主动制导的麻雀系列空空导弹就更不用说了,从导弹离开挂架到击中目标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保持机载雷达的有效照shè,可以说现代空战的基本模式在ai54不死鸟导弹面世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固定了。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后世知名的中、远程主动制导的空空导弹中,无论美国的ai120、欧洲的流星、共和国的霹雳、俄罗斯的r77、法国的米卡……,没有一种主动制导的空空导弹可以颠覆眼下ai54空空导弹的工作模式。

    这也是迈入新世纪之后,在电子科技突飞猛进的情况下,美国海军仍然坚持在舰载机上使用双座的配置的根本原因(注1),一个飞行员又是负责制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