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零二章 不寒而栗(第2/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为自己这一支挣下了三个“********”,之后,遇到类似的情形。两红旗就很少再做出头椽子了。世祖继位的两黄、两白之争,多尔衮的身后被黜,圣祖晚年的九王夺嫡,世宗的兄弟相残,这一系列上位者之间的剧烈争斗,两红旗都尽量与之保持距离——因为从不参与,所以从未被祸。

    可是,同为两红旗出身的关卓凡,似乎并未走上这样一条中庸、平和的路子。

    文祥已经看的很清楚了,关卓凡这个人。狂飙突进,真正是“虽千万人吾往矣”,这种气魄,不是恭王能比的,倒是和肃顺相差仿佛,都是一股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劲儿。只是关卓凡的手段,较之肃顺,高明得太多,别人对他的观感,较之肃顺。亦天壤有别。

    拿“关恭合流”来说,其实并不是平等的合作,也不是文祥曾经幻想过的“互补有无”,实在是“恭”合于“关”。“恭”变成“关”的一部分。

    “恭系”的人物,作为个人,有本事、有能力,愿意合于“关系”的,关卓凡无任欢迎,不但继续委以重任。信用之专,甚至比在“恭系”的时候,犹有过之,譬如许庚身、曹毓瑛,以及自己。

    但是,“恭系”作为一个整体,却是不允许继续存在下去的;“恭系”的首领——恭亲王本人,更加不允许继续留在枢府之内。

    这一层,刚开始的时候,文祥还看不大清楚,但是,愈到后来,愈是分明。

    关卓凡一点点、一步步,将“恭系”分化、瓦解,将恭系的地盘,一块又一块,拿了过去,将“恭系”的人,一个又一个,从原来的地盘上,或者“俘虏”了过去,或者驱逐了出去,整个“恭系”,被他一口又一口地吃了下去,恭亲王本人,也终于被彻彻底底的赶出了政府!

    虽然不情愿,但形势比人强,文祥最终也接受了这个现实。他也承认,一山不容二虎;也承认,对于国家而言,关卓凡是比恭王更好的选择;也承认,如果关卓凡秉持两红旗的“中庸”的政治原则,很多事情就办不下来,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