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零五章 从天而降,遁地而来(第3/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古牧地之役,叛匪虽然拥有一万六千的兵力,也不算少,可是,其中的一半,是妥得璘的降人,不但毫无战意,白彦虎还得抽出人手,防着这批降人反水,所谓一万六千的兵力,其实得打个对折。

    这三万三千人就不同了,大部分都是喀什噶尔的兵,战力如何先不说,至少,不会出现红庙子一役时的荒唐局面:枪声一响,掉头便跑,彼此冲撞,乱作一团。

    爱伊得尔呼里、玉努斯江、海古拉、白彦虎四人,如此分工:爱伊得尔呼里驻防达坂城;海古拉驻防托克逊;玉努斯江和白彦虎,驻防吐鲁番。

    如此这般的布置下来,阿古柏以下,包括白彦虎,都认为,天山防线凭险设防,兵力雄厚,固若金汤,万无一失。

    这个念头一起,便有恃无恐了。

    乌鲁木齐那边儿传过来的消息,更加叫叛匪的头目们放下了心。

    据说是那个“总理各营营务”的展东禄说的,“玛纳斯之役过后,粮饷不继,子药匮乏,士卒疲惫,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达坂城扼南北要冲,恃天山之险,易守难攻,急切难下,只能待秋凉之后,再做打算。”

    咦,这番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嘛。

    包括最狡猾的白彦虎,都对展东禄的“表态”信以为真——没有人想的到,这番言论,不过是官军的“慢敌之计”。

    于是,叛匪放心放到了这种程度:居然没有分出一兵一卒,把守沿途的天山隘口。

    第一线的兵力,全部集中在达坂城内;达坂城外,竟然连一个堡寨也没有。

    当然,这个格局,同那片沼泽地不无关系——沼泽地上,如何设置堡寨?如果堡寨再往北设,固然可以避开沼泽地。可是,堡寨的人,如何通过沼泽地,和达坂城联络?达坂城又如何通过沼泽地。给堡寨输送给养子药呢?

    这片自作聪明的沼泽地,能不能挡得住官军,还不知道,不过,尚未见仗。自己就先把自己给锁死了,却是看得见的。

    在做了周密的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