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继’的问题了!”
刘宝第颇为得意,正想继续发挥下去,醇王却皱起了眉头:“归宗?呃,载治归宗,就是回到了成亲王一支。那……可就出了仁、宣一系了!”
刘宝第一怔,这个可是没有想到,不过他面皮甚厚,不改颜色,说道:“没错,载治‘归宗’,确实出了仁、宣一系;可载漪‘归宗’,却是回到前惇亲王奕誴一支,奕誴虽然获罪夺爵,子嗣的爵位可没有动。照理,载漪还是有资格做嗣皇帝的。”
“‘照理’归‘照理’,”醇王微微摇头。“五哥那个样子,他的儿子……”
说到这儿,叹了口气,“是不可能做嗣皇帝的,没有人会提名他们的——我也不会。”
顿了一顿,说道:“其实,除了载漪,五哥还有载濂、载澜、载津几个儿子,我们兄弟几个里面。数他子嗣最广,可是……唉!”
刘宝第微微发窘——我怎么念不及此?说话要小心。不然,就叫王爷小看我了!
不过。虽然不慎“失言”,但他自有叫东家“另眼相看”的法子。
“王爷何须伤感?”刘宝第含笑说道,“王爷春秋正盛,必然子嗣其昌,兰桂芬芳,瓜瓞绵长!”
醇王“伤感”的,其实并不是自己目下膝下无子,不过,听了刘宝第的善诵善祷,脸上却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刘宝第的话,还没有说完:“大清朝将来的福祚,必然应在太平湖畔!”
从箑亭南望,就是太平湖。
醇王心中“砰”的一跳,连连摇头:“还谈不上,还谈不上!”
不说“谈不上”,而说“还谈不上”——咦,有点意思啊!
醇王的“还谈不上”,脱口而出,未经深思熟虑,但正因为如此,更堪玩味了。
不过,这个题目,点到即止就好,暂时还不宜深谈,刘宝第微微一笑,将话头拉回了“二次过继”。
“‘二次过继’,”刘宝第说道,“和公主继统、承嗣,一般的是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