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饱学宿儒”设下的陷阱。
“穆、素、哲……”慈安沉吟说道,“瞅着都挺好的,似乎,哪一个作庙号,都是可以的,呃,我是真分不出来了……”
“‘穆’字本意是‘禾’,”关卓凡说道,“就是庄稼,引申为恭肃盛美之貌,《诗》曰,‘于穆清庙’,《礼记》曰,‘天子穆穆’,都是这个意思。”
微微一顿,“‘穆’字还有纯正清彻之意,《周书》曰,‘执德布义曰穆’。‘穆’字亦通‘睦’——‘和睦’之‘睦’,有醇和温厚之意。”
“啊……”慈安说道,“这个好!呃,‘穆’的本意为‘禾’——‘农为国本’嘛!引申出来的意思……也都很好!”
“是。”
慈安刚想说,“庙号就用‘穆’吧!”转念一想,也不能冷落了“素”、“哲”二字,于是改口说道:“‘素’、‘哲’两个字,又有什么讲究啊?”
“回母后皇太后,”关卓凡说道,“‘素’字的本意,是白色的丝绸,引申为质朴的意思;‘哲’字,本意为聪明智慧,《尔雅》曰,‘哲,智也。’‘哲’字可以引申为贤明之意,《诗》曰,‘世有哲王’。”
慈安听着,不论是“质朴”,还是“贤明”,大行皇帝似乎都沾不上什么边儿,“素”也好,“哲”也好,都好像……在说反话似的?
“我看,大行皇帝的庙号,还是用‘穆’字吧!”
“是,谨遵懿旨!”
慈安提起朱笔,在“穆”字和“毅”字上面,各打了一个圈儿,然后,将那张纸,递了回来。
关卓凡走上一步,双手接过。
穆宗,毅皇帝。
议拟大行皇帝的庙号、谥号,他之所以一直不肯直接替慈安做决定,就是要看一看,这个同治皇帝,还是不是历史上的那个“穆宗毅皇帝”?
现在,关卓凡不能不在心中感慨:历史,真的是有它自己的轨道。
慈安自然不晓得关卓凡在感慨些什么,她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