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在她那里免于重大的嫌疑。事实上,关卓凡自己,并没有任何把握,可以叫慈禧相信,自己是“无辜”的。
虽然,他最擅撒谎和圆谎。
可是,这个谎。天底下,大约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圆得过来尤其是在慈禧这种女人面前。
关卓凡所恃者,不过“形势比人强”五字。
另外,天津官港行宫。既是藏娇的金屋,亦是禁足的樊笼,某种意义上,慈禧已羊入虎口,落入他的掌控之中。
人在矮檐下,不能不低头。
不过,硬来不论是哪种方式的硬来。总是下下之策。
先不说这么做,会留下多少隐患了,咱们的轩亲王。虽然“从今以后,我不是我”。但毕竟还是有良心的,也想着,有些事情,虽然为国家计、为民族计,不得不为之,但是,对“自己的女人”的伤害,还是愈小愈好。
至少,在今后漫长的岁月中,自己的良心,能够少受一点儿折磨。
如果天津之行,慈安同往,关卓凡在慈禧面前的处境,相对来说,就会轻松很多。
小皇帝驾崩,荣安公主继统、承嗣,两宫皇太后撤帘,每一件事,慈安不仅是“证人”,更加是“当事人”,是“利益攸关人”,有她在,关卓凡的话,可信度会大大提升,虽然未必能做到真正叫慈禧完全信服,但是,这个谎,总是能圆得漂亮一些的,慈禧的抵触、日后的隐患,总是能少一些的,慈禧本人受到的伤害,也总是能够小一些的。
特别是“撤帘”这个事儿,如果仅仅是慈禧一人撤帘,那么,任凭你说到天上去,慈禧都会认为,这一切,都是针对她的阴谋,而且是慈安和关卓凡勾起手来对付她的阴谋。
即便两宫一起“撤帘”,但如果只有关卓凡一个人说话,那慈禧也会怀疑,“撤帘”一事,是关卓凡针对两宫皇太后的阴谋。
可是,如果慈安亲口对慈禧说,“我和你一起‘撤帘’呢”?
这,就顺理成章了。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