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五六章 打倒昨日之我(第1/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也是,也不是。

    “同袍之义”也好,“知遇之恩”也罢,只能说明李鸿章和关卓凡之间的渊源,但是,如果李鸿章勾当大事的动机,仅仅出之以“恩”、以“义”,那么,李少荃怎么会被时人讥为“功名底子”?

    何况,李鸿章和关卓凡二人,虽然渊源深厚,但是,并没有人将李鸿章视为“轩系”,他的“淮系”,是独立的,关卓凡离开中枢,未必会对他造成什么直接的影响。

    没有影响……真的是这样吗?

    “还有,”曹毓瑛慢吞吞的说道,“厉禁缠足,是李少荃的首倡——”

    这句话一说出来,文祥、许庚身、郭嵩焘,不由都微微的“啊”了一声,皆有恍然之感:不错,这才是关窍所在!什么“同袍之义”、“知遇之恩”,于李鸿章而言,只能算是个“引子”罢了。

    “厉禁缠足”,是李鸿章揣摩“上意”,首倡其议的。台面之上,即便是最古板的卫道之士,也无法公然反对“厉禁缠足”,但是,台面之下,李鸿章却被攻讦的很厉害,几乎到了体无完肤的地步。

    许多人都说,李少荃为了一己的功名富贵,不惜“与天下人为敌”,真正是“至贪至愚之人”;还有人说,李少荃一定是同喜爱赏玩顺德女佣的天足的瑞澄泉一样,对“天足”一道,有特别的嗜好,因此,才会上这道折子——嘿嘿,根本就是“假公济私”嘛。

    说的最不堪的,是“有其母必有其子”——李鸿章的生母李太夫人,就是“天足”。

    大伙儿也都晓得,真正主张“厉禁缠足”的,是轩亲王和两宫皇太后,李少荃不过是“逢迎希旨,曲阿上意”。可是,轩亲王是旗人,两宫皇太后呢,既是旗人,又是女人,主张“厉禁缠足”,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实在没法子腹诽他们三位,只好把所有的火,都撒在李鸿章身上了。

    “琢如把话说透了,”郭嵩焘说道,“因为上折请‘厉禁缠足’,李少荃得罪的人,实在不少;而在‘厉禁缠足’一事上面,轩邸是

-->>(第1/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