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八零章 箭在弦上(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时候,许多人都不由自主,做出这样的动作:

    先是拱手齐额,口称:“天纵圣明!”——这是捧母后皇太后的。

    接着,抱拳的姿势不变,只是把手稍稍放低一点,又拱一拱,感叹:“宰相胸怀!”——这是捧轩亲王的。

    最后,彼此呵呵,“和气致祥,和气致祥!”

    确实要“和气致祥”,因为,嗣皇帝已经呼之欲出了。

    新帝登基之际,兴作大狱,实在是煞风景;人心惶惶,更不符“咸与维新”之义。

    刺客“暴毙”的第二天,大行皇帝的庙号、谥号,正式公布了。

    大行皇帝的庙号为“穆宗”,谥“毅”,从此以后,同治皇帝,便被正式的称为“穆宗毅皇帝”了。

    诏书中,关于穆宗毅皇帝的话,什么“聪明仁孝,恭俭静深”,近乎自己打自己的脸,基本属于废话,没什么可关注的;也说了几句“宫府一体,将相协和,臻兹中兴”之类,不过,这些政绩,跟没有亲政的小皇帝,也扯不上什么直接的关系,真正值得注意的,是这么几句话:

    “唯我文宗章皇帝嫡胤未绝,大统其归,膺天明命,一以系之。神器不旷,瑶枢不虚,四海加额,普天振奋,幸哉!幸哉!”

    穆宗毅皇帝既已升遐,“文宗章皇帝”的“嫡胤”谁何,不言而喻;“一以系之”,也是在强调帝系的“大宗”,将正常传承,没有断绝之虞。这道诏书,近乎荣安公主登基继统的“预告”——“画公仔画出墙”喽。

    有传言,拟这道诏书的时候,应该用“嫡胤”还是“血胤”,是有过争论的,不过,很快,“嫡胤”就压倒了“血胤”。

    当然,这个“嫡”字,不是“正宫所出”的意思,而是“亲生”的意思,当然,您如果一定要比附于“正宫所出”,也没啥不可以,荣安公主是固伦公主,地位本来就等同“正宫所出”,还有,说荣安公主是“正宫所出”,母后皇太后也不会有啥意见滴。

    有人心想,宝竹坡“首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