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二章 造反!(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军就是了。嗯,或者,叫做‘联防’,更加恰当些。”

    “哦……”

    过了片刻,慈禧又说道:“进宫的轩军,一共多少人啊?”

    “千把人吧。”

    “嗯,不算太多,也……不算太少,这么些个兵,平日里……都住哪儿呀?”

    慈禧的“平日里”,是“不当值”的意思。她想当然的认为,这批轩军,和侍卫一样,当值才入宫,不当值的时候,自然是住在军营里。不过,这批轩军,不论是三里屯调进来的,还是丰台大营调进来的,都不大可能住原来的军营了——三里屯也好,丰台也好,都在城外。因此,她问“住在哪儿”,意思是说,城内的新的军营在哪儿呀?

    “回太后,”关卓凡说道,“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住在神武门两侧的东长房、西长房,另一部分……住在南三所。”

    住在……宫里?

    慈禧目瞪口呆。

    而且……南三所?!

    那是什么所在?那是——“青宫”!是皇子住的地方!

    轩军居然——

    太过分了!

    慈禧的太阳穴,“突突”的跳了起来。

    这一次,她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掩饰自己的“失态”,只好……不说话了。

    关卓凡也不说话。

    过了片刻,他面无表情的说道:“轩军驻扎大内,虽体制所无,不过,非常之时,只能行非常之事,不如此……无法扼控形势。”

    非常之时,非常之事……

    对,现在是“非常之时”,我一定要沉住气,一定要沉住气……

    慢慢儿的,太阳穴不跳了。

    “也罢了,”慈禧缓缓透了口气,声音低沉,“也是……没法子的事儿。”

    顿了顿,“可是,这么做,到底太特出了——我是担心,外头会有什么……反应。”

    关卓凡淡淡一笑,“太后所虑甚是。”

    “哦?外头……真有什么反应吗?”

    “反应大着呢!”关卓凡说道,“太后还记不记得,臣说过,朴庵还有个大手笔?——这就来了!”

    微微一顿,“轩军入城、入宫没几天,神机营的三个全营翼长,文衡、荣禄、恩承,突然跑到我那儿——不是一块儿来的,文衡打头,荣禄次之,恩承再次之,一个时辰之内,先后登门——说的话,却都一样的——”

    神机营?

    慈禧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该不会——

    “他们说,”关卓凡的声音,异常平静,“朴庵……嗯,醇郡王宣旨,神机营不日起兵,‘清君侧’。”

    慈禧的身子猛地一晃,一刹那间,她有了一个错觉:提起来的心,一跃而出,跳进了自己的嘴巴。

    瞠目结舌。

    “……宣旨?!”

    关卓凡微微一笑,说道:“自然是矫诏。”

    矫诏?!

    老七……疯了?!

    “这两份矫诏,都有趣的很,臣也大致都背得出来,太后要不要……奇文共欣赏?”

    这句话,已经不像臣子向君主回话的的口吻了,不过,慈禧根本顾不上这些,她颤声说道:“你……说。”

    “第一份矫诏,是矫母后皇太后的诏,嗯,还是……‘血诏’呢。”

    血诏?!

    关卓凡清了清喉咙,“是这么说的——谕醇郡王等:关卓凡称兵造乱,挟持圣母,大逆不道!大清危在旦夕,着醇郡王会同荣禄、恩承、文衡既神机营众将士,捕拿关逆,匡救宗社!特谕!”

    慈禧的太阳穴,再一次“突突”的跳起来,直跳得她头昏目眩。

    “第二道矫诏,更加有趣——居然是矫文宗皇帝的诏。”

    “文宗皇帝?!”

    “是的——遗诏。”

    “遗……诏?”

    慈禧的声音,颤抖的厉害。

    “不错,”关卓凡点了点头,“‘遗诏’。”

    顿了顿,“上面儿是这么说的——”

    “咸丰十一年三月初五日谕皇后:朕忧劳国事,致撄痼疾,自知大限将至,不得不弃天下臣民,幸而有子,皇祚不绝,虽冲龄继位,自有忠荩顾命大臣,尽心辅助,朕可无忧。所不能释然者,懿贵妃既生皇子,异日母以子贵,自不能不尊为太后;唯朕实不能深信其人,此后伊如能安分守法则已,否则着尔出示此诏,命亲贵廷臣除之。凡我臣子,奉此诏如奉朕面谕,凛遵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