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不知相公唤学生来所为何事?(第2/5页)
问题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朝代更迭,并非谁打得过谁,谁又打不过谁。其实是一个时代社会的整体原因。
历朝历代,土地兼并发展到一定地步,一定带来社会的动乱,也就带来了国家的更替。此乃朝代更迭的主要内部因素。吃饱穿暖的人民是不可能拿刀造反的,相反还会更加原因保家卫国,保卫自己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社会工业化以后,人民的生产不再依附着耕种的土地,这种情况也就发生了极大变化。但是变相的土地兼并也会造成一些社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也是有解决办法的,其实百姓所追求的一切,不过就是吃饱穿暖,之后再追求一点为人的尊严。这些也就不再多叙。
“伯纪,此番回沧州,我想在沧州建立一个讲武学堂。”如今郑智脑袋一刻不得闲,即便是在马上摇头晃脑赶路,也是在盘算着许多事情。
“这讲武学堂是……”李纲当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虽然顾名思义也能懂得这个东西是什么,却是也想不出到底这讲武学堂要讲些什么。
“自然是讲战阵之事,如今沧州有五万大军,领兵之人参差不齐,便是要集体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大概分为几方面,一是基础训练之法,二是地图作业与行军之法,三是战术制定之法,四是临战指挥之法,五是后勤保障之法。还要建立参谋部,参谋者,参军谋划也。不论是大战略上,还是具体作战的战术上,皆是参谋之事。”郑智大概解释了一下,显然心中也想得极为透彻了,所以此时才说出来。
李纲听言,内心极为震动,开口说道:“相公,古往今来,唯有相公能把战阵之事归纳得这般简明扼要,此五法,开了战阵理论之先河。”
中国人对于打仗,其实早已研究得极为透彻,理论也极为详尽。更有大名鼎鼎的《孙子兵法》。但是这些理论都太过零散,而且还颇为高大上,非要有悟性的读书人才能较为透彻的理解,其实并不利于对各个阶层的军将进行有效教育。郑智所做的便是把这些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