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一听,恍然大悟,说道:“还是赵兄造诣深厚,原道是人杜撰所出。多谢赵兄解惑。”
郑智头前一直听得一头雾水,此时才听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曹娥碑就是《三国演义》中杨修才思敏捷,快曹操三十里的典故。曹操与杨修一起路过曹娥碑下,碑面有八个大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便是一个字谜,杨修立马而解,曹操直到走出三十里之后才解出字谜。
黄为色彩,绢为丝,色丝为“绝”。幼妇乃少女,少女为“妙”。外孙乃女儿之子,女子为“好”。齑臼是碾磨调料的器具,受辛辣,受苦甜,受辛为“辞”,古代“辞”也作“辤”。
便是“绝妙好辞”。
郑智一直以为《三国演义》中这个典故是真实的,听得赵明诚这个金石大家一语才知,这个典故原来是杜撰的。其实这个故事最早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便是南宋成书的,收纳的原来也是有误。
郑智对于李清照之夫赵明诚本没有什么印象,此时却是高看几分,古人治学态度当真带有一股魅力。
待得这个话题谈得差不多,郑智才起身上前拱手道:“在下郑智,见过赵兄,见过易安居士。”
赵明诚听言连忙站起身来恭敬回礼道:“见过郑相公。”
李清照也连忙起身一福,说道:“郑相公有礼!”
要说这夫妇二人,如今一个四十有一,一个三十有八,人生已过大半。如此逍遥治学,也算是人生大幸。奈何还有靖康大难,当真也是雨打浮萍,从山东之地一路流亡南下,艰苦也是无数。赵明诚过不得多久还又当了官,靖康之前,还先后出任了莱州与淄州两地知州,然后便是金人肆虐。
左右沧州本地文人士子皆是起身拜见,郑智拱手客气。赵明诚又连忙让出首座与郑智。
郑智自然却之不恭,落座之后,开口道:“贤伉俪到得沧州,在下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郑智对于赵明诚李清照这样的文人,心中不自觉多了一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