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的穷兵黩武,百姓在那段时间也多是民不聊生。而且也还并未把匈奴剿灭殆尽。
童贯这么去比,倒是也有几分道理,不仅有道理,还能符合赵佶此时的心思。
听到这里,赵佶面色倒是好看了不少,开口只道:“那也要明年能败得辽人再说。”
赵佶心中是极为受用这些话语的,也极为憧憬郑智与童贯说的这些愿景,不论心中多么愿意,话语之中还显得有几分谦虚。
童贯听得赵佶如此话语,连忙接道:“陛下放心,挟此大胜之威,再伐辽国,必然一举得胜,待得辽人国灭,陛下之大宋,便是华夏几千年之顶峰,威加四海,八方升平。”
赵佶点了点头,显得极为满意,开口道:“此番大胜,郑智居功至伟,一众封赏还需朝会商议,却是这河北备战之事,一定要妥妥当当,开春北伐辽国,必然要胜,只可胜不可败!”
童贯立马挺身而起,拍打着胸脯说道:“陛下放心,河北聚兵十几万,还有郑智等一众猛将,正是兵强马壮之时,辽人两线作战,必败无疑。最晚明年入冬之前,陛下可在梁门之上再见凯旋之师。”
赵佶听得心中极为快意,目光看向郑智,看得一会开口问道:“郑智,你在西北生长,对于西军之事一清二楚,西军向来善战,乃大宋最强之军,种家在西北经营几代人,你可曾听过什么流言蜚语?”
赵佶话语直白来问郑智,看似没有技术含量。其实问种家只是其一,考验郑智才是主要,便是在试探郑智对于这些事情的态度。
这直白一问,童贯听得眉头一皱,连忙去看郑智,生怕郑智说错什么话语。
郑智倒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开口答道:“陛下容禀,臣上下几代于渭州土生土长,种家相公在西北几代,只闻战事威武。臣长大成人之后,便有上阵杀敌之心,从了种相公麾下效命,深受种相公恩德。种相公治军,从不言私,只论如何取胜。臣从渭州到的沧州,每每上阵排兵布阵,皆是种相公教授之法。此番再回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