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猜来猜去也猜不出个所以然来,左右军将也加入的谈论,已然上船,也是闲来无事,众人七嘴八舌说了起来。
众人说得起劲,却也都是跃跃欲试的感觉,对于这个世代都在华夏不远的高丽,许多人心中也是极为好奇。
一艘一艘的大船再次靠上码头,士卒们大多一脸担忧地往船上而去,都在担心那折磨人的眩晕与呕吐。
耽罗岛上只余五百铁甲暂时驻守,还有无数从各处征调来的耽罗百姓,正在开始扩建码头与码头旁的堡寨。这个被大炮轰得七零八碎的堡寨,已然准备扩建成一个能容纳万人的军事要塞。将来这个堡寨城头之上,也将摆放上威力巨大的火炮,用来封锁码头外的海面。
平静的海峡,并不狭窄,耽罗岛到朝鲜半岛,直有两百里的距离。在北风较多的冬季,船只多数时候会逆风,显然不会行得多快。冬季多是西北风向,郑智从沧州一路往耽罗,行船速度极快。但是返回的路途,显然就比较慢了。
海面上忽然出现了三艘大船,船只虽然并不上郑智新建造的船,却也比一般渔民用的舢板大上了许多。
一个军汉飞速奔到船舱之中禀报:“禀告相公,海面上出现了三艘船,似乎并非渔民捕鱼的舢板。”
郑智闻言,直接走出船舱,往海面望去,看得片刻,口中问道:“这船上的旗帜如何也是龙?”
郑智心中清楚,大宋此时并没有建制的水师,虽然大宋的造船技术并不落后,相反还比较发达。但是北宋年间只有一些官府船只,还不到可以成为水师或者海军的地步。宋朝水师直到南宋时候,才真正开始大量建设,也在战争中崭露头角。
但是几里之外的船只之上,竟然挂着龙旗,郑智自然有些疑惑。
总有众人皆是面面相觑,龙乃天子的象征,如何会出现在大海之上?
却是人群最外围有一人战战兢兢说道:“上官,此乃高丽水师。”
郑智回头一看,说话之人正是王汶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