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坐在河间府衙的高堂之上,座下跪着几个从高丽渡海而来的使者。
却是这些使者在海上就被抓住了,如今才刚刚松了绑,身上衣衫褴褛,显然也没有受到公正的对待。
“燕王殿下,小人此来,带了我高丽大王亲笔国书,更带了人参貂皮等礼物。以高丽小国寡民之地,从来不敢与殿下为难。若是有无眼得罪之处,还请殿下降罪,以供改过。”使者口中蹩脚的汉语倒是让郑智听得极为费力。
却是这国书上的汉字,写当是相当的正宗,横竖撇捺,极其有章法,便是大宋朝一般的读书人都写不出这笔好字。
高丽人自古用汉字书写,高丽人的话语之中,也多是汉语成词。高丽人的史书,皆是汉字而成。奈何后世的高丽,却是改用了所谓的韩文,也称朝鲜谚文,乃表音文字,非汉字这种表意文字。
这种改变,直到1970年才真正实行,全国正式使用韩文,抹去了汉字。在此之前,半岛满大街都是汉字牌匾。在此之后,便也造成了半岛人民,连自己的史书都看不懂。看不懂汉字史书,那便也简单,随意捏造历史就成了家常便饭。
郑智看得国书之上,皆是诚恳之语,也点明了党项人登陆之事,看完之后,郑智也懒得多说,只道:“某与高丽,素来无交往,也谈不上得罪之处,更不谈有何要降罪的地方。至于国书之上的党项之事,某也是一概不知,党项人虽然迁徙到了高丽外海,却是党项百万之多,某也无力控制党项人行些抢夺之事,此事尔等便如此回复你家大王就是。”
高丽关系到百万嗷嗷待哺的党项人,也关系到谋略女真的大计。郑智不可能停止,便也就两眼一抹黑,假装不知。
“殿下,小人听闻党项人皆以殿下马首是瞻,如今党项人在高丽,已然不是一些抢夺小事了,已然大军入境,几万之多,攻掠州府。北地又有女真犯境,高丽江山已在风雨之中飘摇,还请殿下高抬贵手,放高丽一条生路吧。”衣衫褴褛的高丽使节,已然涕泪俱下。便是直言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