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这里都是王爷的人,你有何事但说无妨。”
高贤宁听罢,淡然说道:“恩师周全考虑,学生谢过。”
师生二人的关系,很是淡泊的样子。但朱高煦想起了、高贤宁当年为了保住齐泰的性命,不惜违背己愿入朝为官,不得不为朱高煦效力……再瞧眼下的气氛,顿时显得有点怪异。
或许这些文人,比较讲究君子之交淡如水罢。
高贤宁眼睛看着桌面,一副沉思的神情,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道:“下官从诸多迹象中猜测,大理寺卿薛岩与锦衣卫指挥使谭清,正在查先帝驾崩之事。”
盛庸平安等听罢都面有困惑,平安开口道:“伪帝不是下了诏书,说先帝因红丸而崩?现在查这事儿,管甚么用……”
平安说着便笑了起来,“我看高先生急匆匆的过来,敢情咱们数十万大军,还能因此休战不成?”
高贤宁看了平安一眼,完全不理会平安。他继续对朱高煦说道:“下官找不到参与此事的人,故完全无法确定内情。
但下官再三思虑之下,觉得这事是个隐患。只因无法预料薛岩能查出甚么;查出的事,究竟对谁有利!”
李先生点头附和道:“王爷,下官以为贤宁言之有理。先帝暴疾崩于宫中,太子及东宫党羽解释前因后果,当时除了皇后的懿旨之外,没有一样东西能叫人信服。
现在的局面、不管事实如何,只要咱们能进京,便可以很轻易地否认一切。然后抓住当初皇宫内的异状、疑点,重新阐述前因后果。
其中如何说法,主动权在我,形势对王爷非常有利!而薛岩到底能查出甚么、能公诸于众的事,便是一个难以预料的变数。对咱们绝不是好事。”
朱高煦沉吟道:“有道理。”
高贤宁拜道:“王爷进京称极,只要两个法理。其一,称颂先帝文治武功,且对大明朝廷及黎民百姓有大恩惠,承认‘靖难之役’合情理、合祖制;其二,尽大地否定当今伪帝、皇位之合法性。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