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州界一年多,但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大城。骑马慢悠悠走在街道上,看着往来的古风人群和街边的摊贩,颇有一种身处清明上河图的感觉。
楚云武院知名度非常高,张南只随便打听了一下,便很容易找到了其所在。
那是一条非常宽阔的街道,横向足以令十驾马车并行通过。在与唐宋类似的中州界,四驾马车的街道便已经算是城市主道了,这种夸张的十车道极为罕见。而街道的尽头,便是楚云武院。
武院正门占据了整个街道的宽度,比寿京城的城门还宽一倍。不过这个所谓的正门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门,只有一个巨大的拱形门廓,悬挂着写着“楚云武院”的牌匾。
不设大门的理由很简单,在楚云国广为人知。
楚云武院这四个字,便是最坚固的门户。这门户不仅震慑宵小,更御敌于国门外。若真有一天被外敌侵入楚云,那楚云武院一定会挡在最前方。武院在,则国存。
武院所在这条街道名为楚云大道,严禁纵马以及任何车辆,楚云皇帝亦不例外。张南将马匹存放到了专门的地方,之后步行走向武院,顺便观瞧街道两旁。
与近代情况类似,知名高校附近总会衍生出各种产业。楚云大道上也不例外,各种小吃杂货,酒楼客栈。但入目所及最多的,却都是武馆。
楚云武院每年招生日期固定,除少数背景深厚的特招生,大多数人都要通过严格的考核。与少数幸运儿相比,每年的落选者都犹如过江之卿。落选的人自然不甘心,多数都存着下次再考的心思。在这种背景下,武馆这个行当越发火热起来。
落选者们进入武馆,一边苦练一边等待来年。而且许多武馆又号称有内部关系,每年都会有武院的特招名额。若是哪个武馆有学徒进入武院,定会张灯结彩大肆宣传。久而久之,便经常有人慕名而来,想借着武馆的便利进入武院。
张南这一路看过去,临街好多武馆都挂着喜报,写着今年多少多少学徒考入武院,欢迎新学徒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