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调教大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9章 错了(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也终究是一时之变啊!”

    ————————————

    唐奕突然记起,在后世,黑格尔曾经这样评价满清时代的中国,他说:那是一个“停滞的帝国”。

    无独有偶,世界历史学泰斗汤国比也曾这样评价中国,他说,中国几千年都处在“僵化状态”。

    当然,这种僵化和停滞不是指文化和科技,而是,精神状态。

    从前,唐奕一直认为满清的格格不入是体制问题,更是儒学走上了歪路。可是,他忽略了这些只是上层问题,真正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人民。

    在于

    民族性!

    直到今天,直到看似无关紧要却几乎可以扳倒他,改变一个国家命运的规矩,唐奕才猛的意识到什么是民族性,什么是汉人的病根所在。

    顺民,还有专制艺术,二者相辅相成,这才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真正成因。

    “顺民”,唐奕想不出还有哪个民族、哪个国家能造出这样一个词汇。

    只看字面就知道,这代表着顺从,代表着已经做好了准备,在任何权力、暴力和不公面前低头。

    所以,太祖只用了一个潘美,到后周的朝堂上三言两句就夺得了天下。

    所以,金兵南下,徽宗宁可去抢妓女的钱,也不敢动用大军与之一战。

    所以,满清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杀一杀就可以威慑下天,只凭十几万人就掌控了亿万民众的中原。

    所以,日军入侵

    可以让汉人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

    顺从、隐忍,已经烙印在了骨子里,试问这样的百姓何以迸发能量,号令天下?

    唐奕猛的意识到,这里是大宋,不是破后而立的新中国。

    狼性、铁血,并不是他鼓吹几个英雄,创造一个繁花似锦,就可以埋下种子的。

    也许

    也许,在燕云复宋,阎王营保家卫国,还有大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