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范公已经去信山东孙复,益州王方。如今泰山先生已经回书,开春就要入京了。”
“哦?”赵祯一声轻疑。“如此算下来,岂不是说,范希文的书院还没开讲,名儒底蕴就已不弱太学了吗?”
李秉臣掩面一笑,“陛下这回可是有热闹看了,太学与范公所办书院同处京师,必有一番比较。”
赵祯深以为意,一边想着有大儒胡瑷领衔的太学和范仲淹主讲的书院,到底哪个更胜一筹,一边继续翻开政事堂递上来的折子。不想只是刚看了一眼,就一把把折子甩了出去。
“真是气煞我也!”
李秉臣不知官家这是闹的哪一出,急忙把折子捡了起来,合上折页的同时,忍不住偷瞄了一眼。
这一看不要紧,只一眼,李大官也被气乐了。
心说,怎么这么赶点儿,刚还说到太学呢。
折子上赫然写着:太学院直讲胡瑷,请求致仕....
“这个胡翼之,真是胡闹!”
“让制诰院下旨,胡翼之之请不与准奏,罚奉一年,给朕好好反省反省。”
李秉臣想笑又不敢笑,心说,胡瑷也够倒霉的.,领了旨就要下去。
“回来。”赵祯叫住他。“一年太多了,还是半年吧!”
....
范仲淹还不知道,胡瑷一时骚包,想炒了赵祯跟他干,却吃了瘪。
此时范仲淹与尹洙,唐奕正坐在出京的船上,品着醉仙酿,吃着点心蜜饯,好不惬意。
唐奕看着范仲淹与尹洙一杯接一杯的喝着小酒。
这酒虽不醉人,但还是忍不住吐槽,“您二老可是省着点喝,年前邓州是不会送酒过来的,咱们带过来的那点存货可是不多了。”
尹洙酒杯停在半空,“来时不是拉了一车吗?怎么这就没了?”
唐奕一瘪嘴,指着范仲淹道:“这您得问老师了,这段时间,老师大方得很,家里来人就送几坛,来人就送几坛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