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调教大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8章 三字经(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故也一一收录。

    可以说,一个蒙童如果能把此文学通,就基本完成了对天地万物的认知。

    尹洙说得一点没错,凭着拼音注音法,还有这篇《三字经》,唐奕便可为蒙学宗师矣!

    老头儿想到这儿

    一背手,

    转身就走

    唐奕看着老师急行而去的背影,心说,你就不夸我两句?再说,你走就走,把课本还我啊!

    他倒不是心痛一本课本,而是那上面有为给孩子们上课做的批注。

    唐奕当然不知道,他那本《蒙学》第二天就摆上了赵祯的案头

    范仲淹就这么潇洒地走了,另外几位师父却没走。

    刚刚唐奕讲了一个时辰,虽然大致上已经明白了拼音的用法,可是,他们还想详细地听听唐奕是怎么传授给孩子们的。而且,这个用墨板白字来教学的方式很新颖,老师父们也想进一步的了解。

    于是,从那之后,每天上午,唐奕在观澜上院听老师父们讲学,下午则换到民学,老师父听他讲课。

    几天听下来,还真让这些名儒听出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除了墨板的好处,还有拼音的应用,最主要的就是,唐奕对课时的分配。

    以往,尹洙等人给儒生授课,像尹洙、孙复身体情况好的,都是一讲半天;杜衍、柳永因为年岁大了,没有那么好的体力,也是最少一个时辰。

    但是,唐奕给童子授课却不然,每课半个时辰,以沙漏记时,从不增减。到点儿下课,让童子歇息半刻,再继续授业。

    而且,上节课与下节课从不重复,上节讲了《蒙学》,下节就讲《数术》,两门学问穿插进行。

    开始,老师父们还觉得唐奕这样施教有些欠妥,在他们看来,半个时辰根本不够讲嘛?

    可是,自己亲身听了几课之后,大家的想法就都变了。

    他们发现,唐奕这种短时间、穿插课目的授业方法,不但童子们学得不累,老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