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回去。
京中有回山改建,有华联仓储,张晋文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唐奕索性就让他们留在京里,帮着照应。毕竟邓州已经上了正轨,有张全福主持大局就没什么问题。而且,马老三也不用因为想孙子,而天天苦着一张脸了。
送走张全福,唐奕便马不停蹄地直接进城,因为明天就是个大日子春闱。
今年是观澜书院的儒生第一次迎来大比,仔细一算才发现,虽然观澜开讲不足一年,但还真有几个颇具才华的儒生。去岁秋闱乡试,观澜共十九人应考,结果全部中第,冯京更是高中解元,给观澜书院赚了不少名声。
唐奕没记错,这货可是今年的状元。
然后还有陈-希亮、苏洵。陈-希亮这半年多在观澜,经过几位老师父取长补短的悉心教导,文章比之从前要沉稳老练了许多。而且,不擅长的诗赋部分也有所长进。
至于苏洵
好吧.,苏老泉的人生彪悍到不需要科举来陪衬!
再然后,还是有范纯仁和尹文若,还有跟着孙复来的一班儒生,虽然不知道他们能发挥如何,但水平还是有一点的,能不能考上,就看造化了
等唐奕到了范家在京里的宅子,天已经擦黑了。樊楼的伙计刚刚送了可口饭菜,十九个考生无一例外,吃完了晚饭,食还没消化,就被范仲淹赶回屋里睡觉去了。
唐奕本来想找范纯仁聊两句,但见他也乖乖回房睡觉去了,不好打扰,也只得回房使劲睡觉。
三更时分,范宅就开始热闹,考生都被叫起各自准备考具书箱。唐奕也爬起来,来到范纯仁屋里。
“紧张不?”唐奕劈头就问。
范老二难得没摆着一张臭脸,“说不紧张是假的。”
“切!”唐奕撇着嘴,大喇喇地往墩凳上一歪,“有点出息行不?我看你考不上都难。”
“为啥?”
“为啥?”唐奕故意把表情做得很夸张。
“你经义师成泰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