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调教大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7章 折腾(第10/11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主的“嫁旨”了。

    而且这道旨最短,就几句话,宣完也就完事儿了,可以直腰了。

    大宋不用跪拜,可是这么弯腰撅一个多时辰,还不如跪着来的舒服,现在唐奕整个后背都是木的。

    咬着牙,勉勉强强听完嫁旨,刚要直腰

    “有旨意!”

    靠!!!

    差点晕过去,还有啊?

    确实还有。

    祭天祈福,恩泽天下,又嫁了女儿,不得借这个机会好好教化一下百姓啊?

    接下来还有一份“告民书”,大概相当于十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

    中心思想差不多就是:你们看皇家有德,下嫁公主,此今也是国顺民昌、政务通达的太平盛世。

    你们做为百姓,做为人臣,也得知天恩而顺天意吧?也得有点眼力见儿吧?要做个五好宋民,爱国爱朝共建和谐社会哈。

    这一套下来,别说唐奕这个大小伙子了,文武百官,那些老家伙们,领旨谢恩的时候声调都带着颤音了。

    两个时辰,整整一个上午,就在宣德楼前撅着了!

    终于。

    宣德门大开。

    街道司的士兵几十人打头,每人手里都拿着洒扫工具和镀金镶银的水桶,一边清扫路面,一边洒水前行。

    这就是所谓的“水路”,这些士兵要一直洒到桃园码头,仪仗上船之前。

    而水路嫁俗一出现,唐奕一边揉着老腰,一边真真地长出了一口气,可算完事儿了!

    恨恨地瞪了城楼上的赵祯一眼他就是故意的!

    翻身上马,再看一眼宣德楼,终还是抱手一揖:

    “陛下珍重孩儿走了!”

    赵祯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头,朝唐奕摆了摆手

    唐奕抿着嘴,亦没有再多说一句。

    拨转马头,寻着仪仗之中最大的一顶红梁镶金大檐子,并于檐前,领着仪仗大队,缓缓离去。

    (

-->>(第10/11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