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不恰当,杀之又可惜。”
“可是这个人有哪些优点呢?”
赵曙细思,“姐夫是说,物尽其用?”
“可是”小皇帝脸色一苦。“现在看来,王介甫除了学问一流,好像没什么长处啊”
“姐夫不会打算让他去观澜教书吧??”
“咦!?”唐奕使劲撇着嘴。“他想去,我还怕他误人子弟呢!!”
“其实,王安石有长处。”
“哪些!?”
“执拗、偏激、一根筋!!”
“这”连曹太后都听不下去了。“这也算长处??”
“算!!”
唐奕笃定道:“于为人,这是缺点。但是于陛下,于大宋”
“陛下要记住,任何特性都有可用之处。不论是好是坏,只要放对了地方,那就是长处。”
“哦?”赵曙来了兴致,这可是宫里的老儒不会教的东西,比之乎者也有意思的多。
“放在何处?”
唐奕也不急答,分析开来。
“首先,执拗、偏激、一根筋,这些毛病放在大宋可能做一个州官都无法造福一方。”
“可是,王安石有文采,有学问,勉强可以胜任。”
“一但让他入了朝堂,那就不行了,他的偏激和执拗会害了他自己,也害了别人对吧?”
赵曙表情已经拧到了一块儿,“让姐夫这么一说,朕更想不出,把他入在哪里,偏激、执拗会变成长处了。”
“陛下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陛下不是大宋的官家,而是大辽的皇帝”
“那您是希望做为对手的大宋,像王安石这样的官员多一点好,还是少一点好呢?”
“”
“”
赵曙和曹太后一阵沉默,有点懂了,又有点没懂。
良久,“姐夫是说把王介甫放到大辽去?搅得大辽不得安宁,那他的执拗对大宋就有了长处?”
-->>(第7/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