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调教大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8章 两个老小孩(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过,二人也开始期待起来。

    军制大改的细则唐奕与他们讲过,二人也很想看看,把作战、政工、训练、参谋、后勤、装备、兵种多元化都细分开来之后,到底能形成什么样的战斗力?

    ......

    ——————————

    说着话,前方的大片农田却是吸引了三人的主意。

    与别处不同,地里种着的,赫然是新粮种——玉米。

    正值七八月交,高高的玉米杆子结了棒儿,却离成熟尚有时日。

    唐奕忍不住跑到地边儿,扒开一个玉米棒子细看。

    “不错,还算饱满。”

    但是,看着只有大半个巴掌大的小梆子,又砸吧着嘴道:“就是这棒子小了点儿。”

    又往田里瞅了半天,“种的太密了,长不开。”

    范仲淹看着弟子忽然成了农事行家,不由发问:“种的密也不行?”

    “不行。”唐奕摇着头。“这种庄家,一步之内最多种三颗成苗为佳,种的多了,反而影响收成。”

    偏头看向不远处的农庄,“庄上的农户显然有点贪多了,以为种的多收的就多呢。”

    老贾则是靠上来看着唐奕扒开的玉米棒子,“这是美洲原种?”

    “怎么不是涯州一号?否则棒子还能再长三寸!”

    唐奕道:“涯州一号不耐旱,此地水源不足,却是不太适宜。”

    “......”

    好吧,这回轮到范老爷插不上嘴了,两人说的他一点没听懂。

    “你们等会儿。”

    “什么是美洲原种?什么又是涯州一号??”

    唐奕急忙解释,“美洲原种,就是祁雪峰他们从美洲带回来的玉米种子,耐旱涝,不挑地。”

    “不过,结棒比较小,产量也一般。”

    “而涯州一号,则是咱们大宋的农户把不同地区的美洲原种,根据不同特性,交差授粉,人工培育出来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