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悦。
“有事儿说事儿!君实怎么还学起小娘作态,扭捏起来了呢?”
老贾则是把脸一别,下巴朝天,“自己的事儿自己来说,别什么都找老夫!”
贾相爷现在才不想跟唐奕多废半句话呢!
嘿,司马光这个气哟,闹了半天,成我的不是了,招谁惹谁了?
再说了,这事儿特么就不是他的事儿,好不好?
到底是个怎么回事儿呢?
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它还真就一点都不复杂。
进贡,就这么点儿事。
外邦来朝,带着特产礼物来的。说点好听的,再认一个“下臣”,请求汉家皇帝赐封。
这叫事儿吗?
根本不叫事儿。别说大宋,自古都有这传统。
大宋边儿上这一圈小国年年都来进贡,连大理、吐蕃、吴哥,这些和大宋正在闹矛盾的地方,这两年也没断了贡。
为什么呢?
因为汉人要面子啊!
对于小国来说,进贡是个只赚不赔的买卖。
带一点土特产,认个小弟,让汉人得了面子,那带回去的就是十倍于“土特产”的“回赐”。
礼尚往来嘛,皆大欢喜。
不过,要是一家、两家、三家,还好说,大宋不在乎那点小钱,你要是全天下都来朝贡再试试?
地主家也得被搬空了啊!
如今,大宋的版图越来越大,走的越来越远,随之而来的,知道大宋好面子,朝贡是个好“买卖”的小邦小国也越来越说。
如果还按照以往的惯例,十倍回赐,那这个冤枉钱可就多了去了
按理说,这事还真不归司马光来管,毕竟邦交现在有外务省,回赐多寡属国策大方,得宰相张嘴,也不是他这个三司使应该管的事儿。
可是,特么得三司拿钱啊!
所以,司马光着急呢,不是他管的事儿,却要从他兜里掏钱,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