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大拜(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张瀚道:“一是法度,二是行政架构,三是教育,四是文宣。”

    孙敬亭两眼放光,两手一合,赞道:“真是切中要点。以法度约束诸司,包括郡守。再用层级分明和职权划分清楚的部门架构来确定责任,包括定期的考核就是杜绝地方积弊的好办法。三是加强教育,如果一个县识字的人超过一半,士绅用舆论和生员的形象来把持要挟官府的土壤就不存在了。吏员一定要招考,就象是文澜所说的,各部门用人第一要专精,第二要考核,不仅入门要考,隔一段时间就得复核,并且要考核日常的业绩。要把地方和中央的各司弄的如流水一样,流水不腐嘛。”

    孙敬亭又道:“这整个体系弄出来,我有点明白了。文澜你一直说要恢复汉唐相国制度,看来是真的。因为中枢和地方的这些政务大事,最终要汇总到中枢的肯定不少。用大明的内阁制或是我们现在的政务会议制度都不行。内阁制名实不符,阁老没有绝对的法理上的权威,不管是为了有效的管理中枢还是协调和压制地方,中枢的宰相制都不可避免了。就是不太明白,是秦汉的相国制,还是唐宋的中书门下制。我猜想不会恢复元的中书省制度,宰相权力太大,虽然肯定会如大明那样兵权始终要掌握住,但毕竟也是相当大的隐患。”

    张瀚先是哈哈一笑,接着就是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孙敬亭。

    孙敬亭被他看的有些发毛,怒道:“文澜,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就是奇怪。”张瀚笑道:“孝征兄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未来宰相的唯一人选,居然一点儿避嫌的意思也没有。”

    “唯一人选?”孙敬亭震惊道:“和记的人才我记得没有匮乏到如此地步吧。”

    “当然只有你。”张瀚有些无奈的道:“李遵路?他在军中的人脉不行。不过这不是关键,宰相管理的军务只涉及到行政角度的管理,问题不大。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我们还在创业时期,我需要的是一个任劳任怨,能承受每天最少十小时以上工作时间的宰相。李遵路他怎么会受这种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