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辱骂(第1/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和记就是一个最重要的观察目标,秀才希望能见到张瀚,这当然不太可能,偷偷跑到草原投效和记的穷酸秀才并不少,传回来的消息也并不如人意。简单来说,那些觉得自己身负屠龙术,一心想被张瀚奉为座上宾的老秀才们,十个有九个是被安插在各司当吏员了,也有当启蒙老师去了,这和他们的身份地位都大约相等。当然和记的待遇比他们留在内地还是强的要多,就算不尽如人意,也很少有人愤而离开。

    这样一来,和记对秀才还有儒学的态度就很明显了,不排斥,但也不会如何的奉如上宾。

    秀才感觉和记的政策有些问题,秀才生员就是士绅团体中的一员,包括地方上的豪强宗族的代表,大官绅,大商人,加上举人和秀才身份的士绅。

    这些人掌握着地方的话语权,如果能把这个阶层收服就等于事半功倍。

    也确实是如此,清军入关前后到多铎征服南京,整个北方和南方的士绅阶层都是选择合作的态度。

    少数的人想抵抗,但主流还是合作和投降为主。

    大明已经完蛋了,这是所有人的共识,所有的人,最主要的是官绅和生员这样的阶层抛弃了大明,所以你看到了明末历史中最奇诡的一幕,十万人的清军征服了有亿万之众的庞大帝国。一路顺畅无比,除了和大顺军的几次会战外,南下和西进的清军几乎没有打过象样的一仗,多铎在扬州的屠城其实毫无意义,只是几个汉人军阀为了表忠故意为之,加上女真人的贪婪而促成了屠杀。

    因为扬州根本没有激烈的抵抗,前前后后不到一天时间扬州就陷落了,完全不会激起满洲人的怒火。

    而当多尔衮被胜利冲昏头脑,下令明朝降官按满洲服饰更换衣着,并且剃发之后,一切局面才发生了反复。

    士绅和生员阶层一致站起来反对,这才把一团散沙的民众给团结起来。

    换个角度来说,如果你是一生没有出过离家二十里地的农民,和官府唯一接触的机会就是秋天纳粮交税的时候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