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怨恨(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密切,毕竟是未来本主,现在把一些人提前打发出去,也是防止他们闹事。

    也不能小瞧这些旗下的大臣们,他们不是亲贵,也没有爵位,但多半有世袭或世管的牛录,彼此声气相连,得罪一个就防止得罪一群。

    满清的政争是要么别杀人,要杀人就得把全旗血洗一次。

    比如莽古尔泰案,皇太极兴大狱杀人,连德格类等亲贵在内都被杀戮,一点儿情面也没有。正蓝旗被杀的亲贵大将过千人之多,几乎被杀掉了元气,后来努力恢复也没有恢复到莽古尔泰在时的实力。

    旗下大臣,多半是开国功臣们的后裔,比如额亦都和费英东诸多子侄,要杀就得杀全部,等于把整个旗杀废,否则就只能尽量缓和,不能过于决绝。

    这就是皇太极死后,他留下的两黄旗大臣们敢于和多尔衮顶撞的底气所在。

    就算是多尔衮权势最大时,也只能处置一两个被他抓到马脚的两黄旗的大臣,对整个两黄旗集体却是无能为力,根本没有办法。

    反抗多尔衮的是索尼和鳌拜等人,都是两黄旗里有自己牛录和兄弟众多的名臣之后,哪怕面对权势滔天的亲王也是大有底气。

    现在的两黄旗和皇太极手里的两黄旗是两回事,实力更强,大量的精兵强将集中在两旗之下,如果他们聚集在一起,拥戴多铎上位,就算是皇太极也会相当的头疼。

    还好可以将他们先分化开来,然后用贝勒会议名正言顺的解决这个麻烦和难题。

    皇太极面色缓和下来,向代善抱拳一礼。

    他这二兄算真正释放善意了!

    阿巴泰等人先后离去,加入追赶夜袭者的队伍,皇太极等人则进入汤池,二话不说,当然先去看老汗遗体。

    对自己的父汗,皇太极此时心情真的是十分复杂。

    既有哀痛,毕竟是生父,且皇太极少年时在汗宫长大,过着无忧无虑温饱不愁的生活,这是拜父汗所赐。

    青年之后从军征战,皇太极从来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