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状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八〇四章 偏袒与质疑(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斥。

    话是他让说的,还点名让沈溪说,现在沈溪只是随着张懋的话补充了个“坚壁清野”,实在让人无语。

    张延龄见这架势,不由带着几分幸灾乐祸,问道:“沈尚书,坚壁清野?那你就是赞同英国公所说战略咯?”

    沈溪微微行礼:“九边之地,除宣府、大同一线,其余之地自然要坚壁清野,概因其非鞑靼入侵主要目标,只要守住城塞,鞑靼犯边人马便会自动停住进攻步伐!”

    “但宣大一线,朝廷既已派兵部王守仁和监军太监刘瑾前往,自然不能固守城池,待贼军自行撤去……”

    朱厚照握紧拳头:“朕就知道沈尚书绝不会赞同龟缩死守的战术,那宣府和大同这场仗怎么打?!”

    听说要打仗,朱厚照的气势又起来了,就好像他会亲自上战场一样。

    沈溪移步到北面墙壁前,对着上方悬挂的军事地图,拿起根竹棍,指着宣府的位置,朗声道:

    “鞑靼犯境兵马以达延部中军为主,主攻方向跟三年前相同,以张家口堡和宣府为重心,此番鞑靼并无包抄后路人马从延绥过来,也就是说,这场战事,只要能在张家口堡至宣府一线将达延部主力瓦解便可!”

    张延龄道:“三万鞑子,还是鞑子中最精锐的力量,说瓦解就瓦解,你当大明将士是神仙么?”

    朱厚照听了很不满,反问道:“国舅,你难道忘了三年前,鞑子十万大军,不一样土崩瓦解?那时沈尚书可在前线亲自领兵,你这么说,便是对先皇认定的功绩有怀疑?既如此,你出来说个所以然!”

    张延龄终于知道朱厚照对沈溪的偏袒到了什么地步。但凡质疑沈溪的声音,不用沈溪自己出解释,朱厚照就会先给驳回去。

    张延龄涨红着脸,无言以对,在张鹤龄严厉的目光示意下,只能憋屈地坐下,郁闷地生气。

    沈溪道:“若是利用传统战略,想在张家口堡至宣府一线将鞑子数万骑兵击败,有些不太现实。”

    “但如今鞑靼内部出现纷争,蒙古国师亦思马因所部跟达延汗部不和,已为达延部驱逐,一路向西,若是可以利用草原民族内部矛盾,分化离间,利用亦思马因部偷袭王庭,或许此战可轻松获胜!”

    朱厚照瞪大眼睛:“沈先生,你这么说是否太过曲折离奇?还要利用鞑靼国师的人马?谁知道这些人到底能否帮上大明的忙?再者说了,就算能利用,一去一回需要太长时间,而现在宣府战事却是迫在眉睫!”

    之前朱厚照力挺沈溪,但现在却开始表达不满。

    朱厚照是个急性子,在他看来,所有问题应以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

    既然鞑子来犯,就该带兵与其正面交战,取得胜利。

    任何违背这个原则的策略都不可取。

    沈溪道:“宣府之战,当以稳重为主,若急于求成,必然会面临落败风险!”

    沈溪平时说什么,朱厚照都会无条件采信,但这次沈溪说联合亦思马因部跟鞑靼一战,却无法得到朱厚照支持。

    朱厚照急于求成,之前宣府地方虚报战功,给他带来不小影响,所以才想在大臣面前好好表现一下,彰显自己帝王威严。

    朱厚照摆手:“就算沈尚书说得有几分道理,但朕仍旧以为,此战不宜拖太久,速战速决为好……实在不行的话,朕亲率京营数万兵马北上,跟达延部主力决战!如此,沈尚书是否同意?”

    不等沈溪回答,张懋赶紧站起身劝说:“陛下请三思!”

    朱厚照不耐烦了:“如果张老公爷觉得朕亲征不合适,那就不妨由你来领兵……若张老公爷自信可一举将鞑靼兵马所灭,那朕便将这职责交给你!”

    张懋无比着急,自己一把老骨头,这会儿能否骑马、搭弓射箭都成问题,若是带兵去宣府,必定惨淡收场。

    张懋本身就不以领兵打仗能力高而著称,此时他只能无助地看着沈溪,眼中大概意思是,是到你沈之厚主动请缨了。

    旁人不行,你沈之厚肯定行啊。

    以前打鞑子,给你几千兵马,你能战胜数倍于己的敌人,现在给你比鞑子数量还多的军队,取胜岂非手到擒来?

    沈溪道:“陛下不宜御驾亲征。”

    “为何?”

    朱厚照很生气,“难道你们都认为朕没能力带兵取胜?你们……真是太让朕失望了。”此时的正德皇帝完全就是个任性的孩子,蛮不讲理,他不管别人意见是对是错,只是一门心思要领兵出征成就大业。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