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状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八三九章 留刘瑾(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淡定多了,道:“二弟,你先别发火……难道你没看出来,正是因为陛下对刘瑾百般纵容和偏袒,才令文臣对刘瑾回朝之事无计可施?”

    张延龄略带不满:“大哥,你怎么也帮那帮百无一用的文臣说话?你没看姓沈那小子,他态度明确请调刘瑾回京……我看这小子简直活腻了,刘瑾离开京城就是他一手炮制,回来后能轻易放过他?”

    张鹤龄摇了摇头,眉头微皱,似在思索什么,过了好一会儿才道:“二弟,你也说刘瑾回朝受影响最大之人非沈之厚莫属,他为何会出面帮刘瑾?是他觉得可以跟刘瑾讲和?还是说他有自信让刘瑾回不了京城?”

    张延龄一愣,随即眼珠子骨碌碌一转,问道:“大哥的意思,是他先在陛下面前赚个好人,回头设计将刘瑾诛除,里外都不吃亏?”

    张鹤龄长叹口气,无奈摇头:“谁知道呢?满朝上下,让人看不懂的不是谢于乔,也非我们那皇帝外甥,而是这个沈之厚,他年纪轻轻就有今天的地位,你以为他单纯靠逢迎和取巧?”

    “就算不靠花言巧语上位我看也好不到哪儿去……陛下对他宠信有加,言听计从,旁人对他的评价从来都是褒贬不一,谁敢打包票他就不是佞臣?”

    张延龄嘴上这么说,但底气却没那么充足。

    张鹤龄没好气地道:“你啊,就是死犟,跟你说什么总听不进去……沈之厚回朝明知刘瑾会对付他,却依然不拉帮结派,甚至跟谢迁等文官都貌合神离,俨然成为朝廷中立派的代表,他到底安得什么心,你知道?”

    被自己兄长教训,张延龄没有辩驳,一个人坐在那儿生闷气。

    张鹤龄继续道:“如果不是我之前猜测的两种情况,那就是说,沈之厚知道无法挽回陛下之心,只能先由着陛下心意将刘瑾调回朝,因刘瑾之前拥有的权力已失去大半,就算刘瑾回来,朝中各大势力也会联合起来与之作对,刘瑾的日子不会像以前那么好过……”

    “但这还不是最让人担心的,就怕沈之厚的目的是限制你我兄弟,因刘瑾离朝,张苑得到的利益最大,也就是说,你我兄弟得益最多!”

    “什么?”

    之前张延龄的气已经消了些,听到这话,又怒了,“合着这小子是在算计我们?大哥,那你在朝堂上还不站出来说话?”

    张鹤龄道:“当时的情况,满朝文武除了阉党都反对刘瑾回朝,但陛下态度仍那么坚决,你我站出来说话又有何用?说话要动脑子,如果你有沈之厚一半……不,一成的聪明才智,咱兄弟二人也不至于到现在这般上不上下不下,害怕这个担心那个,苦了姐姐天天在宫里以泪洗面……你不争气的话,手头既有的权力都会被刘瑾夺回去!”

    张延龄斜着眼,嘴上骂骂咧咧:“活该千刀万剐的沈之厚,天打雷劈的刘瑾,这些不是玩意儿的东西,怎么没一个个死绝了?哼,他们最好别犯到老子手上,否则非将他们给大卸八块不可!”

    张鹤龄没理会弟弟的发泄的话语,道:“刘瑾回朝,司礼监多半会被其掌控,现在你我一定要防备他将提督三千营的权力拿回去,同时尽快安排张苑到司礼监任职,就算不能成为掌印,至少也要任个首席秉笔太监……”

    “大哥,您之前不是说过,张苑在御马监的权位不能丢么?”张延龄抬起头诧异地问道。

    “此一时彼一时也,如果不想让刘瑾一家独大,势必要控制司礼监……现在不能光指望张苑一人,还要多安排些人入宫担任重要职位……哦对了,之前一直说要跟钱宁打好关系,他是陛下跟前的红人,如果他能站到我们这边,对付起刘瑾来就更有把握了!”张鹤龄分析道。

    张延龄道:“说来说去,还是要收买人,这可是花钱的营生,就怕花了银子别人还不领情!”

    张鹤龄没好气地道:“现如今的态势,若不拿出实际的好处,旁人怎会帮你做事?除非你有沈之厚的本事,让陛下主动放权给你……短时间内,刘瑾回朝依然难以染指兵部的权力,这也是沈之厚不惧刘瑾回朝的原因所在!”

    “走着瞧吧!”

    张延龄道,“兵部说是在沈之厚手中,但只要刘瑾在咱那皇帝外甥面前天天吹耳边风,咱外甥会对那小子继续信任下去?大哥,你我还是合计一下,怎么把沈之厚这小子给做了,这小子曾算计过你我,留他在朝始终是个隐患,难道就这么任他在兵部为所欲为?”

    张鹤龄一抬手,阻止弟弟的话:“对付沈之厚的话留到以后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应对刘瑾回朝的威胁……如果沈之厚不派人半道截杀,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