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状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八九七章 狡辩(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侍郎曹元等……若陛下实在觉得沈尚书不可替代,为何不索性让沈尚书去九边整顿军务?”

    “嗯?”

    听到这话,朱厚照皱起了眉头,脑子里灵光闪动,似乎受到了启发。

    刘瑾见自己的建议似乎起了效果,赶紧打铁趁热:“沈尚书人在京城,对于边塞的状况全然不知,我大明边军人马配备,还有草原部族动向,无法知根知底……倒是远离军队,养尊处优久了,不利弓马作战!”

    朱厚照厉声道:“你个狗奴才,想说什么,直接说出来吧,不用跟朕拐弯抹角。”

    刘瑾一脸哀怨,“陛下之前想必也在为难,一边是沈尚书当面跟您顶撞,犯下大不敬之罪,理应受到惩罚,可陛下又顾及师生之情,念着沈尚书帮您平边患、定草原……所以左右为难,将这件事拖延下来。可沈尚书行事太过分,未向朝廷报请便直接在家休养,对兵部事情不闻不问……”

    说到这里,刘瑾抬起头悄悄看朱厚照的反应,发现朱厚照眼睛半闭皱眉思考,便知道自己所进谗言奏效了。

    刘瑾继续鼓动着如簧之舌:“老奴感念陛下左右为难以致茶饭不思,老奴也寝食难安,尤其是在被陛下训斥后……”

    “陛下让老奴回去闭门思过,老奴便把之前所做事情进行反省,一切都是因为老奴行事不周,才让沈尚书觉得老奴专权和欺瞒圣听……老奴痛定思痛,便想用一些方法弥补。”

    朱厚照闻言不由打量刘瑾,目光中带着些许严厉,好似在说,你的方法就是把沈先生外调?这算哪门子弥补法?

    刘瑾垂首道:“陛下之急便是老奴之急,之前老奴想让沈尚书去南京,用意乃是小惩大诫,可继续在朝为陛下效命,但现在思量,不如让沈尚书去九边之地,如此既能让沈尚书反省过错,又能让陛下所定国策不至于被耽搁……”

    刘瑾说到这里,朱厚照长吁一口气,终于想明白了。

    “若陛下觉得老奴造次,老奴愿意领罚,甚至引颈就戮!”

    刘瑾说完跪伏在地,说不出的可怜恭顺,让朱厚照心生怜悯,无从拒绝。

    朱厚照没说话,但气息依然粗重,似余怒未消,半晌后大言不惭道:“朕无论做什么,都求一个公平公正,既然朝野都认为沈先生做错了事,自然应受惩罚,那就让他以兵部尚书职,去三边为朕整兵!”

    刘瑾一听,这哪儿行?

    好不容易把沈之厚调离京城,结果还兼任兵部尚书,意味着老对手仍旧总领大明军队,对他的威胁并没有彻底消除。

    刘瑾连忙道:“陛下,朝中总归需要兵部尚书处置朝事,岂能以地方之帅兼任中枢部堂?倒是可以让沈尚书挂兵部尚书衔……朝中另行委命兵部尚书,如此可两不耽误!”

    朱厚照打量刘瑾,问道:“怎么不可以?先皇时,马尚书于西北整顿军务,便兼任兵部尚书,后来刘尚书也照章……这些事情朕可清楚记得,马尚书在外多年,刘尚书也长期不在京城,也没说要在朝中再整出一个兵部尚书出来!”

    刘瑾没想到朱厚照居然会拿弘治朝的马文升和刘大夏作比,心下有些慌乱,但他还是不依不饶:“陛下,若沈尚书仍旧以兵部尚书去三边领兵,那惩戒的意义何在?”

    一句话,就把朱厚照给呛了回去。

    朱厚照仔细琢磨一下,的确如刘瑾所言,如果让沈溪到西北后继续担任兵部尚书之职,等于说沈溪官位没降,达不到杀鸡儆猴的目的。

    朱厚照虽然看起来态度强硬,但在朝事上根本没什么主见,或者说他对于朝事的理解,远没有刘瑾那么老谋深算。

    作为皇帝,所想都是如何巩固手中权力的同时,能够维系吃喝玩乐,根本就没考虑过如此做带来的后果,一切都只能倚重眼前看起来行事深谋远虑的刘瑾。

    朱厚照不再想怎么惩罚刘瑾了,挥挥手道:“那你说,朕该怎么办?”

    刘瑾心中大定,恭敬地道:“陛下不如调沈尚书往宣府任宣大总督,受三边节制,挂兵部尚书衔,除治理军饷外,还能为陛下守御边陲,到陛下出征草原时,若沈尚书立下头功,再将沈尚书调回朝……”

    “前后不过一年多时间,陛下如此既能体现君威,又能保持跟沈尚书的师生情谊,如此岂不两全其美?”

    朱厚照仰头看着房梁,连连点头,似乎已被刘瑾说动。

    说起来,不过是因为朱厚照自大惯了,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对的,沈溪在朝堂上当众指责他肯定是犯错。被刘瑾一挑唆,朱厚照便觉得应该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