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状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两人(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张苑想了下,道:“这么说吧,对于这件事,咱家没拿定主意,稍后就要去面圣,跟陛下提及,陛下过问的话,你觉得咱家该如何应答?”

    谢迁点点头,心里虽然带着怀疑,但大概明白,张苑愿意跟自己站在一道。

    “如果张苑不是跟我一样心思,完全可以去跟陛下说,同意沈之厚的奏请,为何要来问我的意见?分明是想跟我共同进退”

    想到这里,谢迁道:“以老夫的意思,保证三边和宣大之地基本训练和日常耕作所需,其余靠边军屯田自给自足,就算要对鞑靼开战,也不能劳民伤财,缺乏的粮食、兵器等物资,让沈之厚自行筹措!”

    “好!”

    张苑突然一拍大腿,大声称赞起来。

    谢迁吓了一大跳,茫然不解为何张苑会“同仇敌忾”支持自己。

    张苑道:“就是不能惯着沈之厚的坏毛病,不然他真以为自己一步登天了!”

    说到沈溪,谢迁和张苑产生了强烈共鸣。

    二人都曾对沈溪满怀希望,又双双失望,张苑为的是自己的利益,谢迁则是为维护面子。

    提到沈溪,二人都觉得沈溪太过“张狂”,以至目中无人,继而在沈溪支持的问题上,一致采取反对的策略。

    说了半晌,张苑叹道:“今夜咱家要去面圣,陛下问及,却不知该如何跟陛下应答?咱家也认为明年这仗打不得。”

    言语间张苑跟谢迁站到了同一战线上,都反对即将到来的对草原一战。

    谢迁道:“不知陛下之前是如何发问的?”

    张苑大智慧没有,小聪明却有的是,自然不会把朱厚照说的话原原本本复述给谢迁听,道:“陛下不过是简单提了一下,我等只管仗义执言,如何决定全看陛下的意思。”

    谢迁稍微迟疑一下,道:“本来老夫作为朝臣,不方便跟张公公这样的内宦商议事情,不过事关大明安稳,老夫就破例一次,把想说的话一并向张公公言明。”

    “谢尚请言。”

    张苑做出洗耳恭听的姿态。

    谢迁道:“以老夫想来,沈之厚对朝廷出兵草原那么热衷,在于他之前领兵战无不胜,骄纵自大惯了。但战场上不可能有百战百胜的将军,就算他长于谋略,善于用兵,更有强大的火器做支撑,但鞑靼骑兵可不是善与之辈,广袤的草原又不同于中原之地,天时地利人和朝廷一样不占”

    谢迁仔细分析来年可能发生的那场战事,有理有据,头头是道,张苑只能赶紧用心记忆。

    谢迁完全站在文臣的角度对战事进行剖析,煽动力极强,张苑除了点头,没法做别的事情。

    谢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最后做出总结:“既然来年战事,朝廷很可能遭遇土木堡之变以来最大的危机,理论上得倾尽全力扼杀这场战事,但若沈之厚坚持的话,就让他自行筹措钱粮,最终目的是让他知难而退,否则只会蹬鼻子上脸!”

    “好,好!咱家记下了,稍后会如是对陛下进言。”张苑窃喜不已。

    知道奏疏的内容,还从谢迁这里讨了对策去,张苑觉得自己太聪明了,做司礼监太监游刃有余。

    谢迁再道:“陛下对反对出塞作战的人,必恶颜相向,所以张公公不必正面绝,只管说过去两年刘公公在朝为非作歹,朝廷府库以及九边财政出现巨大亏空,力不能支,才出此下策,到时候陛下也觉得朝廷府库空虚,自然会思考是否要将战事延后,我等再想办法,让陛下慢慢接受并最终取消御驾亲征的想法。”

    张苑称赞道:“还是谢尚考虑周详。”

    被站在大明内廷金字塔顶端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夸赞两句,谢迁不由有些飘飘然,毕竟平时沈溪从不会对他说这种恭维之言。

    谢迁又对张苑提出不少建议,张苑一一记下。

    最后张苑离开小院,并且约定之后有时间再聚,等人走后,谢迁仍旧能感觉内心那种满足。

    “只要内阁跟司礼监保持良好合作关系,朝中事情基本有了着落,绝对不会再出现有人擅权的情况,量沈之厚也闹不出什么风波来!”

    张苑从谢迁小院离开,马不停蹄赶往豹房。

    他要赶在小拧子前面去见朱厚照,把谢迁的话用自己的方式告之。

    张苑内心很满足,心想:“有谢于乔这样的能人做参谋,那以后我在朝中做事岂不是事半功倍?只要我不明目张胆贪污受贿,不像刘瑾那样结党营私,就算谢于乔也会听我的,那我就能做到一人之下万万人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