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状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〇一〇章 事态扩大(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无法纪,谢阁老千万别生气啊”

    张太后说话时脸上满是惋惜的表情,却没多少恐惧和气愤,主要是她自信无论是谁都不敢公然开罪皇室中人,无论两个弟弟做了什么坏事,最后都可以保全。

    谢迁非常为难:“如今朝野舆论汹汹,御史言官群起弹劾,太后应尽快召两位国舅进宫加以训斥,不能让他们执迷不悟,继续为恶!”

    “知道了。”

    张太后道,“哀家本想见见皇儿,让他限制一下两个舅舅的权势,但哀家现在不太容易见到陛下谢阁老放心,等下次两位国舅进宫来,哀家会好好教训他们,让他们到谢阁老面前赔礼道歉!”

    谢迁心想:“我需要他们到我跟前来赔不是吗?现在是天下人需要他们站出来赔礼认错强抢民女草菅人命,难道仅仅是告个罪便可以解决问题?”

    由于儿媳夏皇后就在屏风后面,张太后不想再在自己两个弟弟身上纠缠不清,有意引导话题:

    “谢阁老,现在朝堂上怎么样了?刘公公死后,哀家长居深宫,对外面的情况几乎两眼一抹黑,您是大明脊梁,哀家想听听您的看法。”

    谢迁道:“朝堂大致还算太平,不过也有不同寻常之事发生,一是沈之厚提出工商税改革,公然开罪士绅百姓;二是陛下确定来年御驾亲征,兵发草原,实现封狼居胥的夙愿,可如今粮草和军饷都未筹措完毕,陛下让沈之厚代为筹备!”

    “哦。”

    张太后点了点头,随即皱着眉头问道,“怎么事情都跟沈卿家有关”

    谢迁不太想跟张太后倒苦水,道:“老臣在朝多年,难得朝野清平,太后娘娘更应该督促陛下,以百姓利益为先切不可再让两位国舅生出事端。”

    张太后脸上满是苦恼之色:“谢阁老的苦心,哀家怎会不理解呢?这样吧,哀家现在就派人传两位国舅前来,好好教训他们一下谢阁老不必自责,这件事跟您无关,您先去吧,这件事交给哀家来处理可好?”

    “老臣告退!”

    谢迁把事说完,不想久留,行礼后便退永寿宫。

    一个时辰后,张鹤龄入宫见过张太后,立即出宫赶往建昌侯府,一路上火气都未消退。

    “二弟,瞧瞧你做的好事!”

    张鹤龄见到正抱着侍女嬉闹的张延龄,怒不可遏,“要不是你,太后娘娘也不会对为兄百般责难你倒好,居然躲避不去皇宫,是何居心啊?”

    张延龄屏退侍女,翘着二郎腿,优哉游哉地道:“既然明知道入宫要被姐姐痛骂一场,我为何要入宫,自讨苦吃?姐姐只是发一下脾气罢了,旁人又不能真把我们兄弟怎么样,何必顾虑那么多?”

    张鹤龄道:“谁说旁人不能奈何你我兄弟?太后娘娘说了,这次是内阁首辅谢于乔亲自入宫呈奏此事,还说如今案子已经捅到陛下那里,陛下随时都会过问案情。”

    “吓唬谁啊?”

    张鹤龄一脸不屑,“大哥被这么被姐姐的话吓着了?你也不想想咱那大外甥平时都忙活些什么,朝堂上的事情他一概不管,当初阉逆刘瑾都骑到头上拉屎拉尿了还是靠沈之厚出手才拨云见日,他会管这些?”

    “退一步讲,就算大外甥知道咱做了错事又如何?咱们兄弟乃是当朝国舅,掌握京营兵马,大外甥不想节外生枝的话,绝对不会对你我兄弟如何!兄长,你只管把心放肚子里去便可!”

    张鹤龄惊讶地道:“如今这事已闹得朝野人尽皆知,你居然还能如此淡然处之,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

    “什么棺材,什么掉泪!大哥你忘了咱们的身份?你我兄弟帮皇室看家护业,皇家人能亏待咱们?不过是些许贱民闹事,我已按照你的吩咐,把人给放了,肯定没问题这件事在朝堂传上几天就会风平浪静,大哥若没旁的事情,小弟我就不留你在府上吃饭了请吧!”

    张延龄显得很不耐烦,好像有重要事情等着他做。

    张鹤龄质问:“你真把人放去了?不会是骗我的吧?”

    “不然呢?既然事情已经传开,我总不能错上加错吧?人自然是送去了,就连侵吞的土地我也准备让他们赎买去,只不过要稍微加一点钱你我兄弟总不做亏本买卖吧?”张延龄道。

    张鹤龄很无奈,长长地叹了口气,摇头道:“实在拿你没办法,希望陛下不会因此而厌恶我张氏一门你要记得你今日说的话,把人放去,顺带把土地还给人家,至少能平息事态,剩下的事情,相信太后娘娘会跟谢于乔商议,不管怎么说谢于乔也会给太后娘娘几分薄面。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