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状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八八章 登高望远(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来到门口,却被会馆的知客拦了下来。

    “小屁孩,这里不是你们玩的地方,一边玩儿去!”

    那知客说话很不客气,因为商会建立得到了官府的支持,甚至知县叶名溯还为会馆提写了“宁化会馆”匾额,使得会馆有了官府背景,以至于宁化这边商会的知客都好像衙差一样眼高于顶。

    “喂,叫你们文掌柜出来,他家里出事了,他儿子让我来通知他一声。”沈溪信口胡诌。

    宁化商会分会的主事者,正是惠娘聘请的药铺掌柜。沈溪很清楚,他让这知客去叫人,对方肯定不会帮忙,拿出自己的身份人家也不认识。

    好在沈溪编瞎话的能力不是一般,转眼就想到个点子。

    那知客一听,信以为真,赶忙进去把文掌柜叫了出来。文掌柜四十多岁,家就在宁化城里,听到信匆忙出来,见到是沈溪,不由哑然失笑:“哎呀,这不是小掌柜吗?什么风把您老人家给吹到这儿来了?快请进,请进。”

    沈溪这才带着王陵之大模大样进到会馆。

    等坐下来,文掌柜马上让那知客奉茶上来,详细问过情况,沈溪才把原委道明。

    文掌柜笑道:“我正奇怪,早晨从家里出来时还好端端的,这怎的连头晌都没过就出事了。也是这知客没眼力劲儿,小掌柜想带朋友上去看看,只管上楼去。过了晌午,我还要回药铺办点事情。”

    “不用麻烦文掌柜,我们上去看看就走。”沈溪并没让文掌柜招待他,自己带着王陵之上了小楼四楼。

    由于采用了沈溪建议的砖石结构。并且加深了地基,使得房屋的承重能力大幅度增加,所以才有了这四层楼房。

    从四楼窗口看出去,大半个宁化县城尽收眼底,王陵之从来没见过这等壮观的景象。不由振臂高呼,好像整个天地都是他的。

    “师兄,你说得对,我以后不能窝在这小地方。”王陵之很有志气地说道,“我以后要当个行侠仗义的大侠。”

    沈溪笑着摇头:“当大侠,你只能扶危济困,所救的不过一两个人,你应该去考武举,然后从军,在疆场上杀敌。做个大将军,到时候你救的可能就是全天下人。侠之大者,应该为国为民!”

    这些话,听得王陵之一愣一愣的。

    “师兄,为何你说的话,都这么有道理?”王陵之赞叹不已。

    沈溪笑着拍拍王陵之的肩膀,道:“因为我是读书人,负责讲道理,读书人拿笔杆子,而打架和打仗的事就不行了。扛着刀上战场。保家卫国,这是你的责任。”

    王陵之坚定地点了点头,被沈溪这一番鼓励,他人生目标有了巨大改变。从原来期望当个大侠,到希望成为为国浴血疆场的将军甚至元帅。

    ……

    ……

    沈溪回到宁化,最初两天还能在城里走动,但随着考期临近,沈溪也被关进屋子读书,每天只有日落时分才可以出来透透气。活动一下筋骨。

    沈家虽然家境好了许多,但也没多余的银子去聘请先生回来单独辅导,采用的方法,是让沈永卓和沈溪自学。

    知识差不多灌输到脑子里去了,连基本的考试流程也已经掌握,剩下的就得看临场发挥。

    沈溪一连读了几天书,感觉自己都快有些读傻了。

    好在没人管他,他干脆用画画的方式,来调剂读书的压力。他画得最多的,是惠娘和两个小萝莉的肖像画,用炭笔画完,再用毛笔画。

    二月初九,考期公布。

    县试的第一场将会在二月二十七进行,报名工作随即展开。宁化县到底是小地方,这次县试一共才录取五十人,而报名的人数,却有四五百人。

    弘治年间天下太平,百姓送子读书的比往常多了些,这四五百名考生当中,以家在宁化县城的居多,并以十六岁到二十六岁的考生为主,其中年长的有五十多岁的老童生,年岁最小的却是虚岁才十岁的沈溪。

    等报名工作结束,官府把应届考生的名字张榜公布,沈溪在所有学生中列在最前面,在同届考生得知沈溪十岁就来参加科举考试时,发出的不是年少有为的赞叹和鼓励,而是一阵阵奚落和嘲笑。

    虽然之前有严嵩十岁过县试的先例,但严嵩从小就被冠以“神童”的美誉,沈溪的名声根本没什么人知晓。

    当然,若说及“兰陵笑笑生”,整个宁化县却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宁化是说本和雕版连环画的原产地,但凡城里识字的,基本都看过书店的说本和连环画,并以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