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状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三〇章 连环计(下)(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来报信的人似乎有些忌惮,外间传说中的倭寇无不是茹毛饮血的魔鬼,他感觉自己从魔鬼堆里转了一圈活着回来,隐隐有些庆幸。

    有人出言喝斥:“听不懂说什么就是倭人?指不定是哪个偏僻地方的语言!当家的,要不要把商当家的人叫上来?”

    宋喜儿摆摆手:“既然人家来了,何必自找麻烦?”

    过了不长时间,“倭人”终于抵达废弃的小山村,从村口就听到那些“倭人”在嚣张喝骂,似乎对宋喜儿派去接待的人有些不满,宋喜儿指了指声音传来的方向,问道:“他们在说什么?”

    老儒生脸色有些为难:“都是骂人的话,当家的还是不知道为好。”

    其实他也只是跟东瀛人做了几年生意,文字勉强能看懂一些,但还是要连在一起才能明晓其意,倭人日常语言他也大体能听懂,可一些不太常用的脏话,他就不怎么清楚了。

    “倭人”到了村子中间最大的那间院子,前面打头的是几个腰佩长刀的武士,后面带头的却是一名英姿飒飒的女倭人,令宋喜儿那些跟班看了后不由眼前一亮。

    宋喜儿皱了下眉头,脸上流露出一副谨慎的神色。毕竟来的是女子,她有些诧异,不是听说女子在倭人在地位不高吗?怎么对方却是以此人带队?但她转念一想:“来的是女人,反而容易试探虚实。”

    若带头的是男子。说话间她还不太容易察觉是否为中原人假扮,但若是女子,她首先想到的是,就算有人设计坑她。也找不到一个懂倭人语言并愿意抛头露面置自己于险地的女人。

    双方站定,手上刀剑相向,显然彼此都有戒心。

    “倭女”突然说了一句话,负责当中间人的马九上去侧耳一听,才过来道:“你们把人带来没有?”

    这次宋喜儿没有问老儒生。

    她已经听出来了。那女子确实不是汉人,说出来的话,跟她之前接触的那些倭人的说话极为相似。但为求保险,她还是问了旁边的老儒生一句:“是这意思吗?”

    老儒生这次却很肯定,点头道:“当家的,没错!”

    宋喜儿一直悬着的心,到此时终于算是彻底放了下心。她现在不再怀疑这是否是别人设下的一个局,而只想能否把这生意做好。

    “把人押过来。”

    宋喜儿一声令下,她身后那些个大汉,从马车上把全身捆绑并堵住嘴的丁口押解到院子里。一百多人密密麻麻站了几排,马九上去看过,然后回去在“倭女”耳边说了什么,倭女又说一句,马九才过来道:“女人多了些,我们需要更多的青壮。”

    宋喜儿没有亲自上前叙话,老儒生主动站出来解释:“男丁不怎么好找,不过这是第一批,后续情况应该会有所改善。”

    马九请示过倭女的意思,道:“我们要验货。”

    “验货可以。不过你们总该把真金白银拿出来给我们瞧瞧,你们不会是想空手套白狼吧?”

    令宋喜儿一伙人警惕的是,这些倭人前来,根本没带什么箱子。山坡附近也没有停放有马车,这给人一种要明抢的感觉。

    宋喜儿谨慎起见,肯定不能让倭人靠“货”太近,根据她对倭人的了解,这些人凶残至极,真动起手。她带来的那些打手人数虽多,但不一定招架得住,很可能让自己置身险地。

    马九回去跟倭女说了,倭女似乎有些生气,呼喝了两声。老儒生凑过来道:“东瀛女人……似乎不太满意。”

    宋喜儿瞥了老儒生一眼:“这还用你说?”

    倭女说完,转过身,似乎不想跟宋喜儿正视,这也是出于沈溪的交待,若熙儿被宋喜儿长久打量,容易被对方抓到神色间的破绽。

    宋喜儿能在福州城称王称霸,必然无比精明,其观人待物必然有一套。

    马九带着两个背着包袱的倭人男子走到中间,两个男子先后把肩膀上的包袱解下来,放到地上摊开,宋喜儿的人看得眼睛都直了,里面是一块一块黄色的金饼,一块金饼最少有十来两,粗略一数加起来有一百多块。

    按照明朝金银兑换的比例,这些金饼至少价值五六千两银子。

    宋喜儿的人不由恍然:“难怪这些倭人没带银子,原来人家带的是轻便的金子。”

    见到金饼,宋喜儿心中一喜,若是银子的话,再加上一些折色,她可能赚不到三千两银子,可若是金子,她可以在兑换通价上讨价还价一番,赚的可就多了。

    随即马九陪着两名倭寇上前去“验货”,首先要确定女子的样貌和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