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奋斗在红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晴雯(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后一篇武职篇。贾兰的学习也很努力。书房中这种你追我赶的氛围让林举人很高兴。而贾宝玉自正月以来只来过书房一次。三春则是不再来书房学习。

    贾环一首咏雪诗在贾府的宣扬之下,像池塘中的水纹般慢慢的扩散开,余波荡漾。据说已经传到江南金陵。小小的略有名气。苏轼的这首诗称不上传世作品,但关键在于贾环的年纪。7岁成诗,可以冠以神童。

    贾环并不参加贾府里贾政举办的诗会、酒会,对这些都无从得知。因而,对他的生活没什么大的影响。

    这天傍晚,夕阳西下,春寒料峭。贾环拿着一个木质的套筒工具从贾府外回来。刚回到屋里,就见赵姨娘、小鹊、小吉祥来了。如意在卧室里陪着喝茶、说话。晴雯去厨房里拿晚饭。

    赵姨娘穿着百蝶穿花粉红洋缎袄,描着细长妩媚的柳叶眉,杏眼小口,漂亮少-妇范。将茶杯搁在小鹊端着的托盘上,笑孜孜的问道:“环哥儿,又去坊里玩耍了?”

    贾环争气,她最近这段时间日子过的舒心。虽然有给王夫人立规矩,但凤姐将四两银子的月钱足额、及时的发放让她笑口常开。倒有些容光焕发的意思。

    年前赵姨娘就放松了对贾环的管束。时间由贾环自己支配。

    贾环道:“嗯,我前些时候让舅舅找木匠制造了一个工具。今天出去拿了。”

    赵姨娘好奇的看着贾环手里拿着的“玩具”,拿过来摆弄了几下,不得要领,疑惑的道:“就这么个东西要1两银子?环哥儿,你别是给人骗了吧?我记得过年时,你是说要在门前搭个炉子烧热水用。”

    过年时,贾环在宁国府、荣国府里拜年,因为他在除夕做了一首好诗,算是给贾府扬名,今年的压岁钱红包比往年厚了许多。金裸子、银角子加起来,合计值二十多两银子。

    把赵姨娘给眼红的。可怜她一年的收入,算上贾环的那份月钱,加起来也不48两银子。贾环出门拜年转一圈就有她一半的年收入。

    按照惯例,赵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