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陈也俊从殷大中丞的身后转出来,躬身道:“何相,殷大中丞在京营内,并无安全之虞。在下愿以个人名义参战平叛。”
随后,又有两名游击站出来,愿意出兵。从乐白投诚,引发了一连串的反应。一时间,厅中形势大好。
贾环的疲倦感,只是片刻。这时,见状,心中欣喜。他本以为说服乐参将,算是收获,没想到,还是有人愿意冒险,捞军功。兵力增加,于平叛的胜算也增加啊!
何以渐站在他父亲的椅子后,全程看着,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被劝服的乐参将,他不得不佩服贾环的思路。
劝说乐参将很简单,形势逼人。但,谁想的到这个角度?
这一子落下,整盘死棋全活。他是亲眼看着贾环将贾府的死局救活。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
…
京营诸将互不统辖,乐白同意出兵,但没有调兵的旨意,并不是整个显武营都愿意追随他赎罪。八千人的显武营,乐参将加上他带回来的胡游击等将官,调动三千人出战。
再加上谢鲸等三名游击的本部,计一千五百人。合计四千五百人。
出兵存在着各种问题。施太监不同意,殷鹏、京营其余诸将有顾虑。毕竟,京营固守的命令,是包括显武营的兵马。乐参将带人出营,他们没责任?谢鲸等更是他们的直属。
但是,何大学士一力压着。再者,有大义名分。调兵不是为了私事。而是为了平叛。
半个时辰之后,京营大门轰然大开,校场长,三千枕戈达旦的京营精锐队列出营。京城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京营的议事厅门口,何大学士,殷鹏,京营诸将都在门口看着精锐的队伍从眼前而过。整齐的脚步声,带着无敌的气势。
胡小四牵来战马,等在一旁。贾环对何大学士长揖,感激的道:“何相是为公。但亦是救了贾府。学生铭感五内。”他即将要随着乐参将的人马进城平叛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