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奋斗在红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六十二章 贾府之盛(下)(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说这个。骆先生,我已经接到叶先生的来信,过几日罗君子他们就会来京城。届时我们聚一聚。当日,书院里的文会盛况,令人怀念。”

    几人说笑着,进了红砖青瓦的屋舍中。

    贾环今天是过来看看族学里关于考试的准备工作。贾府的权力之盛,京师人人瞩目,给面子。这从贾府春节时的访客层次就可以看得出来。从贾府如今出去办事的便捷,就可以体会得到。

    但,贾环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权力之道,如同海潮,起起伏伏,没有谁永远都站在潮头。花无百日红。当权力达到顶峰之后,就是衰退。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明朝的嘉靖皇帝。他被权相杨廷和选中,从湖北安陆出发,抵达北京,继续皇位。此时的嘉靖皇帝,权力是非常的微小。

    蛰伏后,在嘉靖三年,他发起大礼议,清理了杨廷和、朝堂,大权在握。随后,对大臣生杀夺予,号令天下。常年不上朝,依旧掌握着权力。权力达到巅峰。

    任用奸臣严嵩,肆意的享乐(修道)。但随着严嵩、严世蕃、徐阶等人摸透嘉靖皇帝的套路,此后,就进入了“遛猴”的时代。嘉靖的权力实际上减弱。

    至嘉靖皇帝的晚年,名相徐阶执政。禁止嘉靖修道,以免空耗国力。嘉靖皇帝亦无可奈何,徐先生说了算。他的权力跌落至谷底。尔后身死。

    所以,权力之路,不是要永远的掌握权力,那是取死之道。而是要求后继有人。这才是关键!

    比如,徐阶,扶了自己的学生张居正上马,他安度晚年。张居正累死在任上,结果家被万历皇帝抄了。当然,这事也要看皇帝的人品。成化天子就没有抄李贤的家。

    贾环不是一个喜欢将安危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所以,他很看中此次的县试。培育人才,编织网络,这是贾府未来强盛、地位延续的保证。

    …

    贾环关注贾家子弟参加县试,但他不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