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实景红包大抽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0章 华夏外流国宝——曜变天目茶碗(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周瑞的帝具虽然没有这么强,但是也不差。

    可以操纵水龙,进行攻击。

    最为关键的是,这东西是戒指的形态,根本就不占地方。

    将戒指取下来之后,周瑞将其戴到自己的右手上面,用右手去操纵戒指方便。

    接着,周瑞再次打开了几个虚拟红包。

    发现其中竟然还有华夏的东西。

    在清末,特别是抗战时期,扶桑掠夺的华夏文物,不知道有多少。

    比如说,战国时期的青铜鼎,比如说公元前5世纪蟠螭纹镈等等。

    这些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那就说一说有名气的。

    比如说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这个琵琶是不折不扣的神品,琵琶一般都是四弦,而这个是传世唯一一个五弦的琵琶,它不光可以当琵琶弹,还能当吉他,三弦琴,甚至冬不拉。

    而且这个乐器极度华丽,唐代的螺钿镶嵌技巧被它发挥到了极致,世界上现存的能表现大唐盛世繁华的文物,最典型的大概就是这件了。

    这件乐器是扶桑圣武天皇的收藏,他死后,生前用过的宝物都被藏在了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里,一千多年无人惊扰,仓库里面留下了不知道多少奇珍异宝,光是极品乐器就有四五件之多,而这件是其中的第一名品,是扶桑皇家收藏的最珍贵的宝物。

    这是一件传世孤品。

    世界仅此一件。

    现在成了扶桑的国宝。

    要知道,这可是华夏祖先制造的东西啊,如今却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别的博物馆里面。

    而且对方还是以掠夺的形式。

    堂而皇之的展览。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耻辱。

    扶桑博物馆中最为著名的东西,应该是书圣王羲之的《丧乱帖》了。

    当然,不是王羲之的真迹,而是唐朝的模本。

    如果是王羲之的真迹,那东西价值大了。

    但即使如此,这《丧乱帖》也是扶桑博物馆中最为著名的一件国宝了。

    周瑞看过很多。

    很多鉴宝类的里面,都有这《丧乱帖》的痕迹。

    将其单独拿出来介绍。

    不是以为其他,而是因为这东西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唐模本《丧乱帖》,被认为最接近于王羲之真迹的唐模本了,相传是鉴真大师东渡时候带到扶桑的,是华夏历史上,最为杰出的作品之一。

    要不是它与《二谢帖》和《得示帖》连成一纸,根本就会被当成是书圣唯一的传世真迹。

    此贴为硬黄响拓,双钩廓填,白麻纸墨迹,笔法精妙,字体跌宕起伏,完全表达了书圣写字时“追惟酷甚”的心境,是晋唐书法中的极品,完全可以和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快雪时晴帖》和故宫的秘宝《神龙兰亭序》并驾齐驱,价值无可估量。

    ······

    当然,扶桑博物馆中收藏的华夏国宝不仅如此。

    他掠夺的多了。

    而周瑞在虚拟红包之中,开出了数件古董。

    其中还有一件,还是一件国宝。

    目前也存放在扶桑博物馆之中。

    他就是曜变天目茶碗。

    这是一个碗,周瑞看不出来有多珍贵,但是他的名声,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是无价之宝。

    曜变天目茶碗是一个神异的文物,其实就单品而论,它完全可以排到第一的。

    这个茶碗是宋代黑釉的建盏(福建建阳窑),是宋人斗茶用的。

    但是曜变天目茶碗,莫说举世无双,就连考古发现的大量瓷片中,也没发现任何一个类似的。

    在静嘉堂文库中,曜变天目茶碗被单独陈列,底座不断旋转,在一片漆黑中,一个个光圈闪耀着妖异的光芒,而且随着光线角度的不同,光环的颜色会变幻不定,看着就让人敬畏莫名,完全不像是人间烧出来的瓷器。

    扶桑人形容这个碗,都是用“碗中宇宙”这种词,说里面仿佛是深夜海边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测。

    这种曜变天目碗据说有两只,流传到扶桑之后,立马就都成了王公贵族争相追捧的宝物,其中一只被织田信长所得,毁于本能寺之变,剩下一只是德川家康传下来的秘宝。

    可以说,稀世孤品。

    ······

    周瑞看着手中的曜变天目茶碗,说实话,他实在没有看出这茶碗的美态。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