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实景红包大抽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2章 血滴子的传说(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机关,用时趁人不备,囊罩其头,拨动机关,快刀旋转,首级立取。

    比切西瓜还要方便。

    关于血滴子,其实有两个说法,一是雍正登上皇位的时候,觉得粘杆处的人知道了太多可能威胁到他皇位的事,所以对粘杆处进行了一次清洗,并另行组建了血滴子,一是增加皇权的力量,二是为了对一切知道他丑事的人的监视。

    众所周知,清朝实行文字狱。

    在清代十三朝中,雍正是一位施行恐怖、苛严政治的强权统治者,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世人眼里,这位皇帝夺位前老谋深算,即位后冷酷无情。他屡行大狱,文网森严,广布耳目,令人谈虎色变……凡此种种都为他的统治蒙上了一层诡秘的色彩。

    “血滴子”的形象特征是诡秘、残暴、人治加铁腕,艺术原形是雍正朝的特务组织和密折制度。

    据史书记载,公元一七三五年八月二十日,雍正还在处理政务,晚上得病,次日凌晨死亡。由于死亡非常突然,于是在官场,在民间,便产生了种种猜想和传说。

    民间流传最广的就是吕四娘报仇削取了雍正首级。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雍正年间,湖南秀才曾静因不满清廷统治,上书陕西总督岳钟琪策动反清。事后,雍正就此事大做文章,对案犯严加审讯,广肆株连,由此引出浙江文士吕留良文字狱案。

    曾静等人锒铛入狱,后被满门抄斩,吕留良一家也未能幸免。

    吕留良之孙女吕四娘因在乳娘家中,幸免于难。年仅十三岁的吕四娘秉性刚强,得知其全家祖孙三代惨遭杀害,悲愤填膺,当即刺破手指,血书“不杀雍正,死不瞑目”八个大字。

    于是只身北上京城,决心替全家报仇。途中巧逢高僧甘凤池,四娘拜之为师。甘授吕四娘飞檐走壁及刀剑武艺。之后,吕四娘辗转进京,设计潜入乾清宫,刺杀雍正,削下头颅,提首级而去。

    所以民间又盛传雍正大葬时只得以金铸头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