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实景红包大抽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3章 国宝出现——唐祝双面扇(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唐寅的画作主要有山水画、人物画、花鸟写意画等。

    唐伯虎主要学习了南宋李唐、刘松年的院体画派,兼学宋人笔法严谨雄浑、风骨奇峭的风格。同时参合马远、夏圭的构图和笔墨技巧,并广泛地涉猎北宋李成、范宽、郭熙和元代的黄公望、王蒙诸大家,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画面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墨色淋漓。

    在水墨写意花鸟上,墨韵明净、格调秀逸洒脱而富于真实感,其构图用折枝法,枯木枝干由右下方向上弯曲伸展,枯笔浓墨,苍老挺拔。以积墨法画一只栖于枝头的八哥,秃笔点叶,一两条细藤,数笔野竹。

    以书法人画,以写代描,笔力雄强,造型优美,笔墨疏简精当,行笔挺秀洒脱。

    而这一幅画上。

    不仅有山水,而且还有迎客松和喜鹊。

    可以说集山水、花鸟与一身,所以这折扇的价值极大。

    而背面的文字,乃是祝枝山的杰作,祝枝山自幼就显现出多方面的艺术才华。

    “五岁能作径尺大字”,九岁能诗。

    祝允明一一专攻书法,亦善诗文。其书,隶、楷、行、草诸体均工,尤以草书成就为最;其诗取材颇富,造语颇妍;其文多奇气,潇洒自如。

    虽然在背面的诗词,祝枝山用的并不是草书,而是楷书,但是这并不影响其价值。

    因为在在“吴中三家”中,祝允明的书法艺术成就就最为突出。明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评价道:“天下书法归吾吴,祝京兆允明为最,文待诏征明、王贡士宠次之”。

    《明山藏》一书称祝允明之书法“为国朝第一”,取法唐代张旭和怀素。李应祯的篆、隶、楷、行、草均工。祝允明从师两位长辈,耳濡目染,为其成为明代中期最有代表性的书法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征明对此有如下概述:“早岁楷法精谨,实师妇翁,而草法奔放,出于外大父,盖兼二父之美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