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之文豪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863【中国人和犹太人的交易】(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十多年前,犹太族群还不受美国主流社会认可,华纳兄弟公司就敢制作发行《爵士歌手》。这是一部犹太人制作,讲述犹太人故事,百分百面向犹太观众的电影。

    说白了,就是拍出来给美国犹太人正名的。

    四兄弟当中的山姆·华纳,还在亲自监督拍摄这部影片时去世。上映那天另外三兄弟都没参加首映式,因为他们要出席兄弟的葬礼。

    结果《爵士歌手》在美国大获成功,说明犹太人已经被美国社会广泛接纳。

    威廉·佩利笑道:“受难的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周赫煊听得很明白,对方在说“帮助”时加了个“互相”,这又是一场利益交换。

    周赫煊忍不住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华纳兄弟公司,能够代表美国的犹太人族群吗?”

    “能够代表大部分,我们一向是很抱团的,”威廉·佩利透露说,“今天,就现在,我不仅代表我自己,也代表美国犹太族群。我们需要宣传,需要国际帮助,就像中国人需要的一样。”

    犹太人的抱团,一半出于教义传统,另一半是被逼出来的。

    就拿美国犹太人来说,他们因为在欧洲遭到迫害,拖家带口穷得叮当响移民美国,最初跟华人一样受到清教徒排挤。直到19世纪30年代,美国大搞基础建设,犹太族群才借机发达起来。

    当时,除了本身就有钱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其他美国犹太人都必须依附于清教徒过日子。

    接着是美国南北战争,美国犹太人又发了一笔横财,战争期间犹太人首次在美国做了高官,渐渐形成犹太家族和犹太财团。但面对美国的wasp,他们仍旧处于弱势地位,先富起来的犹太人迅速通过联姻结成同盟。

    由于一战的影响,罗斯柴尔德家族已经日暮黄昏。而美国的犹太财团,也在大萧条当中损失惨重,高盛赔得裤子都掉了(原始股蒸发92),雷曼兄弟虽没那么惨,但也依旧在慢慢舔伤口恢复元气。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