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之文豪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874【成功学宗师王阳明】(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是袖手空谈,更不是唯心主义,它是一门非常高深的成功学。只要真正领会了心学的精锐并认真执行,那么你肯定能够成功,没有成功的要么智商不足,要么运气太背。

    在王阳明死后,心学分为好几派,各自解释大相径庭,但都逃不过“知行合一”四个字。

    “知”并非简单的知识,“致良知”也非大众意义上的守住良心。它分为两个方面,即对内认识自己的性格与追求,对外认识自己所面对的人和事。

    能准确的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万物,就是“致良知”。这个所谓准确认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和追求,以及他们所面对环境各不相同。

    有了“良知”,就要去做,此为“行”。

    “行”也要讲究方式方法,百折不挠那是肯定的,但有时候也会出错,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良知”。

    将“知”和“行”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在失败当中不断做出正确调整,并保持本心永不动摇,这就是“知行合一”,就是王阳明的“心学”,也是任何成功学的核心。

    理解起来很容易,做到却非常难,能完全做到那就是圣人。

    这玩意儿都没法传授经验,因为每个人是不同的。性格暴躁和性格沉稳的人,对待同一件事的处理方法不同。王阳明没有像一般的成功学那样,要求心学弟子一定要沉稳踏实,而是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最合理的应对之策。

    有的时候,性格暴躁反而能够成事,性格沉稳反而犹犹豫豫错过时机。

    在周赫煊看来,王阳明就是一个成功学的宗师。不管民治维新时代的日本,还是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国,心学都属于两国政府的主流思想,老蒋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王阳明成功学追随者。

    冯庸跟周赫煊聊了一会儿成功学,突然说道:“我下周回国。”

    “一起吧。”周赫煊笑道。

    整整拖了一年时间,飞机问题终于解决了。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