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之文豪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949【牛津讲座】(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西方人愿意做推演法,这就是东西方的根本区别。”

    “所以在中国人的归纳法中,天的规律,地的规律,人的规律,都是同一回事,我们把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等同了,并且由此形成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有个很著名的典故叫王阳明格竹子,王阳明观察竹子,并非研究竹子的生长规律,而是想从竹子身上误到做人的道理。这显然跟科学背道而驰。”

    “《易经》不仅影响中国人对科学的认知,也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和审美……”

    周赫煊洋洋洒洒说了两个小时,汉学家修中诚听得如痴如醉,但其他师生就有些懵逼了,他们大多数连《易经》是啥都搞不清楚。不过效果还是有的,至少一趟讲座听下来,这些英国人对中国有了更深的了解。

    到了自由提问时间,突然有位教授举手道:“周先生,我非常喜欢读你的《神女》,并对中国的神话和宗教很感兴趣。《神女》里面的中国人,既拜道家的神,也拜佛教的神,甚至生了病连耶稣也拜。你们中国人有真正笃信的宗教吗?”

    周赫煊感觉这人有点面熟,问道:“请问这位先生的姓名。”

    那教授说:“我是彭布罗克学院的盎格鲁萨克逊语教授,约翰罗纳德托尔金。”

    周赫煊忍住翻白眼的冲动:“你好,托尔金先生,我读过你的《霍比特人》,写得非常有意思。”

    托尔金说:“我正在写《霍比特人》的续集。”

    《霍比特人》的续集就是《魔戒》,托尔金已经写了好几年了。

    1937年,托尔金给出版商写信说:“我已经在写《新霍比特人》故事的第一章。”

    1938年,托尔金终于写完第三章。

    1939年初,托尔金给出版商写信说:“保证今年6月中旬可以写完。”

    1939年底,托尔金又写信给出版商:“因整理园子受伤,故事越写越长,可能会拖到明年春天。”

    1940年3月,托尔金面对出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