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珏终于体会到什么叫“文思如泉涌”,她写字的速度,居然跟不上周赫煊“创作”小说的速度。就好像周赫煊脑子里已经有完整的故事,甚至连遣词造句都想好了,只需向讲故事一样说出来即可。
“呜呜呜~~~”
在汽笛声中,火车渐渐停下来,这是从牛津到剑桥的中间站——布莱切利镇。
马珏收起钢笔和稿纸,甩了甩发酸的手腕,苦笑道:“先生,帮你记录小说可真是个体力活。”
“那下次我找其他人吧。”周赫煊笑着说。
“别,”马珏笑道,“其实挺有意思的,你讲的这个故事非常精彩。只是……”
周赫煊问:“只是什么?”
马珏提醒道:“只是千万别在国内发表,因为它跟抗战无关,肯定会遭到其他文学家的抨击。”
“我知道,所以抗战之后才会出版。”周赫煊说。
马珏好奇地问:“为什么不再写《黑土》那样的小说呢?中国需要优秀的抗战文学作品。”
周赫煊摇头道:“《黑土》写起来太累了,有时候搞得我头晕脑胀,而且精神感觉特别压抑。至于抗战文学作品,我可以把《中国队长》编得更精彩一些,那部漫画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更有价值,知识分子和普罗大众都喜欢看。”
马珏叹气说:“唉,要是现实中真有个中国队长就好了。”
“中国总有一天会变好的。”周赫煊安慰道。
就在周赫煊来到英国的第二个月,日军又对重庆进行了一轮大规模轰炸。周赫煊在江北和南岸的6家工厂遇袭,轻则被炸毁围墙,重则厂房成为废墟,好在合川那边的药厂完好无损。
连续三个月的大轰炸,让国府正式做出决定,在九月份宣布重庆为中国民国陪都。
这个“陪都”是永久性的,就算抗战胜利后还都南京,重庆依旧是中华民国的陪都。在理论上,即便老蒋千里转进台湾,他还得把重庆视为陪都。
老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