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之文豪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70【麻烦真多】(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周作人走进李石曾的办公室,愤懑道:“那帮学生冥顽不灵,我实在是没有办法。”

    “款项不是到账了吗?”李石曾疑惑道。

    这个款项,并非周赫煊从阎锡山那里要来的钱。而是李石曾在得知受骗后,利用自己国党元老的身份,强行筹集的十多万元经费,来源有社会捐款和富商资助。

    为了这十多万大洋,李石曾把老脸都豁出去了,欠下不少人情。而且还是一次性的,如果下个月没有稳定经费,他的教育改革依旧进行不下去。

    十多万元,说起来很多,但用起来却捉襟见肘。

    教育部门官员的薪水且不提,只国立九校合并就要大费周章。因为不仅是名义上的并校,还有学科专业的合并,比如:非师范专业的文科学生,不管以前是哪所学校的,现在统统得去北大读书。而北大的理工科学生,则要转去原来的北工大和北洋大学读书。

    不仅学生需要转学,相关老师也要调职,里边巨大的人事变动就让人头疼不已。

    李石曾虽然能拿出十几万元经费,但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因为北大的学生太死心眼儿。

    其他几所大学的师生,在经费落实后,都支持或者默许并校,唯独北大的学生强烈反对。他们高举“北大光荣”的牌子,掀起轰轰烈烈的护校运动。

    说白了,北大的学生有种骨子里的优越感。北大虽然穷,但却是现代大学祖庭,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似乎比中国所有的大学都要高上一等。

    老子凭本事考上的北大,现在却让我转学到北工大读书,我为什么要答应?

    这就好像后世考上985、211的高材生,莫名其妙被安排到二本院校,心里肯定不平衡,必须要闹出个说法。

    于是周作人就郁闷了,他是并校后的文学院院长,需要腾地方给转学过来新生。但北大的理科、农科、工科、医科老生却耐着不走,他们打着护校的名义,一部分人霸占教室,一部分人上街游行,这让周作人的教学工作没法开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