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之文豪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88【诺贝尔候选人】(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联合国的前身,召开国际会议只用英、法两种语言。

    而就在前两天,中国驻德奥公使蒋作宾,坚持用汉语在国联会议上发言,这让许多参会者感到吃惊。

    甚至在散会之后,日本代表专门找到蒋作宾,恭敬地说:“鄙人极为敬佩您的勇气,能在国联里用本国语言讲话,以后我们日本也要学习。”

    果然,日本代表明年在伦敦开会时,也首次使用了日语发言。

    这位首倡用汉语在国际上发声的蒋作宾,也是少有的清醒人啊。如今苏联与中国已经断交,好多人都觉得苏联是中国的劲敌。而蒋作宾却大声疾呼:中国最危险的敌人是日本,全国上下必须团结一致,枪口对外。

    张伯苓看完报道,高兴地在日记中写道:“中国话可以在国联发言,中国人亦在法国受到尊敬,正是中国强大之征兆。吾辈当再接再厉,奋发向上,自强不息!”

    而此时此刻,远在瑞典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正收到一份关于周赫煊的提名表格。

    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只有几大专门机构和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才有资格进行提名,必须要提交对方完整的信息资料。

    周赫煊对此事毫不知情,他是被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提名候选人的。而帮周赫煊制作提名资料的,正是负责出版《大国崛起》和《神女》的美国出版社。

    诺贝尔文学奖每年的候选人提名截止日期为2月1日,当周赫煊的提名信息送达瑞典文学院时,已经是1月中旬了,还差不足半个月就到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