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之文豪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682【追逐英雄】(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早看出这个小姑娘的心思,谁叫周某人的魅力太大呢。

    就连胡适和徐志摩,每年都要收到无数少女的求爱信,更何况周赫煊这种国际大学者。

    这是个崇尚英雄的时代,抗战期间,一名少女目睹了沈崇诲驾驶飞机撞击敌机而牺牲的英勇事迹,竟就此发誓为沈崇诲终身不嫁,愿做英雄未亡人。马占山和宋哲元抗击日军的新闻传出后,也有许多少女写信,表示愿意“为奴为婢”侍奉抗日英雄。

    在许多少女的心目中,周赫煊也是这样的英雄,因为他在文化学术领域坚持抗日,一本《非攻》杂志就已经将周赫煊推上神坛。张乐怡住在天津的时候,每个月都要收到来自全国的求爱信,她若是吃醋的话,早就被淹死在醋海里了。

    “咚咚咚!”

    马珏小心地敲响房门,低声问道:“周先生,我可以进去吗?”

    “请进。”周赫煊应道。

    马珏轻手轻脚的走过去,瞟了眼书稿说:“周先生在写什么文章?”

    “《黑土》第三部。”周赫煊道。

    “《非攻》杂志不是停刊了吗?《黑土》后续发表在什么地方?”马珏好奇道。

    周赫煊解释说:“《非攻》年底就复刊,编辑部搬到武汉。”

    马珏道:“《非攻》好像是被南京政府封禁的,他们会准许复刊?”

    “老蒋答应过我的,”周赫煊道,“不过复刊之后的《非攻》杂志,不能提‘抗日’字眼,也不能议论日本天皇。”

    马珏气愤道:“真是汉奸卖国政府,国家领土都被侵占五分之一了,居然还不准本国报纸提抗日!”

    “确实有些过分了。”周赫煊叹息说。

    “中日亲善”的论调,本来是拉日本入局解决白银危机的。常凯申却把它“弄假成真”,以为这样能麻痹日本,拖慢日本侵华的步伐,简直愚不可及。

    两人正说着话,于珮琛跑来敲门说:“先生,马小姐,吃饭了!”

    由于食材和佐料不齐全,周赫煊在英国只能吃西餐。不过张乐怡的手艺很好,她读中西女校时学过烹饪课程,周赫煊这趟伦敦之行的伙食都由老婆负责。

    马珏在学校里话不多,但到了周家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那活泼的样子估计能让她的追求者们大跌眼镜。

    吃过晚餐,周赫煊继续创作《黑土》。马珏也不打扰,静静坐在旁边阅读书稿,不时地抬头偷看身边的男人几眼,然后又红着脸继续读稿。

    第二天,英国的报纸都炸了。

    《泰晤士报》、《每日邮报》、《伦敦日报》……几份大报出奇一致的,全部整版报道周赫煊的讲座内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