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田建秀却不知怎么的突然又犹豫了起来,又拖了两日才带着手下四千来人投了降。吴三桂细细查看了一下田建秀的兵,见田建秀的兵大多是真的好些天没吃饱了,再一问,才知道,田建秀的兵已经断粮了好几天了。田建秀投降后,吴三桂留下两千人守住潼关,又将田建秀手下的兵打散了,大多充当辅兵。然后便带着大军,一路向北,一直到了平阳。却说平阳城在前一段时间也曾经被李自成拿下过,那平阳知府原本想要抹脖子,但又怕疼,想要上吊,却又担心死后舌头伸出来,颇为不美,最后犹豫间便被李自成抓到了,然后,便毫不犹豫的投降了李自成。然后被李自成继续留用。可没想到李自成不中用,打下了北京没多久便被赶了出来。李自成一败,这位知府大人立刻又反正,只是朝廷虽然宽赦了像姜瓖这样的有兵的军头,但对于附逆的文官,却并没有这样的既往不咎。这为知府虽然反正了,但却还是被革了职,而他的位子便落到了马士英的妹夫杨文骢的手里。
杨文骢是举人出身,本来并不能直接授一方知府之职,但马士英却以杨文骢当年曾经参加过贵阳守卫战,“有战守之才”为名,将自己的妹夫推到了这个位子上。这平阳在这时候,并不算是什么好地方,其实马士英把自己的妹夫丢过去,也不过是让他镀镀金,有些资历了,后面便好用罢了。却不想杨文骢刚上任没多久,就遇到了建胬入寇。马士英有意让杨文骢在家里装病躲一躲,等建胬退了,再去上任。却不想,这杨文骢知道了建胬入寇的消息之后,不但不怕,反而说:“文骢自幼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安有见贼寇而退避之理?”便不顾旁人劝阻,只带了长子杨鼎卿以及几个亲随便到平阳来上了任。
(杨文骢便是《桃花扇》中提到的那个杨龙友。此人是明末最为著名的画家,也是复社最初的社员之一。鼎革之时,杨文骢以佥都御史的身份担任郑鸿奎的监军,郑鸿奎兵败后,南京陷落,百官俱降,杨文骢退往苏州,毁家纾难,组织义军,坚持抗清。清军派人招降,文骢斩杀使者,以示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